//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深度

教你辨别流量作弊的实践指南(上)

xiaoyao  · 2015-06-29 15:18

【摘要】 教你辨别流量作弊的实践指南(上)

1.png


Morketing独家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流量作弊的闹剧在互联网圈内可谓数不胜数,去年11月份阿里巴巴处理了包括天猫总裁在内的4名管理者,也因一场数据造假而起。尽管作弊只是一种短期的获利方式,且不断有公司制定类似“清零降级”等狠招来治理,但依然没法杜绝作弊现象。


对于广告主而言,投放广告自然是要传达给目标受众,但有些广告公司为谋取利益搭建了传送作弊流量的生态系统,他们渗入合法系统中,通过机器人程序产生虚假的广告浏览量、点击率和网站访问量。


对媒体而言,通过购买流量来增加自己的库存十分必要,但作弊流量的存在,不仅不能扩充自己的流量,还可能会因为这些作弊流量而破坏了自己的名声,失去了广告主对他们的信任。


为了更好地指导广告主和媒体辨识出作弊行为,此前,英国一家关注网络广告交易的机构——JICWEBS(Joint Industry Committeefor Web Standards,互联网标准行业联合委员会),公布了他们制定的一份专门解决广告作弊的实践指南。其中列举了一些作弊公司常见的作弊手法,并分别针对广告主、媒体和网络提出了详细操作指南。


小编读完这份报告后,觉得很实用,因此将分上、下两篇把它的主要内容呈现出来。


机器人流量,通俗的讲就是“bots(非人类作弊程序)”,是由编码来驱动而非人类。这些bots流量的存在挤占了人工流量的空间,削弱了合法媒体库存的价值。尽管很多技术娴熟的bots能够伪造出类似点击网站、浏览量等转化,但并不能产生购买产品和服务这样真实的转化,因此它们轻易不敢和品牌广告主合作。


bots能够十分智能地模拟人类行为,不容易被识破,知道它们是如何操作的有助于降低被欺骗的风险。


1、bots如何影响合法网络系统


冒充用户发表普通内容以及使用用户常用的工具以避免露馅,这是欺诈者惯用的伎俩。它们渗入合法系统采用的一些手段:


• 诱使用户在它们的浏览器中安装工具栏;

• 模拟应用,比如那些在浏览页面交替时跳出来的游戏和视频播放器;

• 在用户下载中捆绑隐藏的应用;

• 在媒体网站中不知不觉地插入代码片段;

• 使用恶意代码开发操作系统,利用浏览器安全漏洞秘密地植入作弊流量的生成代码。


2、bots如何产生作弊流量


渗透到合法系统中后,作弊者便能通过多种方式用机器人代码来产生作弊流量。他们往往就在眼皮底下或者当人类用户还没察觉时进行操作。


一些机器人代码生成作弊流量的方式:


• 当用户不知觉地浏览页面时产生广告浏览量;

• 当电脑休眠时,黑客用户秘密操控产生虚假点击量;

• 通过幕后看不见的处理来模拟用户行为;

• 伪造cookie数据来模拟优质用户。


3、流量作弊者怎么赚钱


这些作弊者的商业模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共同之处都是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尽管作弊流量只占了真实人类流量的一小部分,但却有可能引发数字营销预算的削减。


作弊者赚钱的方式:


• 把流量廉价卖给那些想要扩充库存的媒体;

• 把自有的机器人流量库存卖给那些不懂流量资源的买家;

• 想方设法变成提供流量库存的合法网站的一部分,而这类网站一般对作弊行为并不知情;

• 用bot代码(机器人代码或者僵尸代码)感染合法网站,来创建一个新的网络,俗称为“僵尸网络”,以此产生他们可以对外宣称的流量;


4、为什么你必须重视


在我们行业内允许这些不法分子通过作弊流量来牟利,无疑会扰乱合法交易,整个网络环境及各方都会受到影响。流量作弊产生的不良影响:


• 品牌广告主把钱浪费在那些被投放在虚假库存的广告上;

• 数字媒体名声受影响,导致品牌广告主把预算投向其他渠道;

• 广告投放行为和网站点击量被污染,这还会影响到后期对投放效果的分析;

• 虚假的作弊库存充斥着整个市场,导致合法(真实的人类)库存价值降低;

• 会引发一系列犯罪活动;

• 行业可能因此受到政府监管,曝出负面新闻,最终可能引发整个行业发展受阻。


5、你可以做什么


要解决流量作弊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作弊流量整个体系的全面布局,让那些作弊者可以很好地融入,从而变得很难察觉和识别。以下对所有网络交易列出的几种常规性指导意见:


• 自行了解流量作弊及其对你业务带来的风险;

• 收集一些办法和策略来认清作弊,以使其影响降低到最低;

• 如果你是一个广告主,把你的媒体投放目标设置得尽可能具体,要考量真实的ROI,这样作弊者想造假就很困难。单纯考量类似点击率、完成率和最后到达归因等,很容易被玩弄;

• 选择安全的流量来源,只相信那些之前有过很好合作关系的商业伙伴;

• 运用技术手段来发现和预防作弊行为;

• 通过那些对作弊进行侦查的供应商来过滤流量。


以上内容只是一些基础性的指导意见,在JICWEBS发布的这份指南的后半部分,针对广告主、媒体和网络分别给出了更具体性的建议。


翻译: Tina

来源:Mobile Marketing Magazine .com

 

B.png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作者:Morketing,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