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行业人物

敦煌网、小米有品、Branch.io、宝贝格子:C端越来越难做,市场转向三四线 | Morketing Summit2019专题

黄丽柔  · 2020-01-15 11:17

【摘要】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升,随着产品品质的趋同,如今竞争力逐渐转向营销方面。在未来,用户仍是营销重点,而市场逐渐转向三四线城市。”

微信图片_20200115105013.jpg


文丨Chaya Cheng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升,随着产品品质的趋同,如今竞争力逐渐转向营销方面。在未来,用户仍是营销重点,而市场逐渐转向三四线城市。” 


11月28-29日,由Morketing主办的Morketing Summit 2019“破·局”全球营销商业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第二日下午的“电商”分会场,敦煌网副总裁周一骏、宝贝格子平台运营中心GM李志杰、小米有品副总经理孟祥奇、Branch.io大中华区负责人李智共同探讨“2020年电商营销趋势”。


以下是演讲实录,Morketing略有删减: 


周一骏:首先,我们请各位分别介绍一下自己和公司。 


李志杰:宝贝格子是一家服务于全国的母婴用户及母婴门店,汇集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服务品牌,2015年新三板上市。我们也经历了好几次重大变革,然后坚持走到现在,目前在三四线城市,逐渐开设宝贝格子的实体店。 


李智:Branch.io是一家来自于硅谷的创业公司,从2014年开始发展,最早专注于深度链接。目前服务于全球超过六万个APP,包括Airbnb、Pinterest等。而2018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获得了D轮融资,进入独角兽的估值行列。我们将深度链接作为底层架构连接各个APP、网站、邮件平台、 Twitter、Facebook、Google这类的渠道,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等。同时,在这基础上实现对用户的全渠道追踪和归因。 


孟祥奇:小米有品是一个全品类的电商平台,主打精品电商。大家以往对小米的认知可能局限于智能家居和电子产品,但目前我们已涵盖200多个子类别。在刚刚过去的双11期间,大家在“剁手”时,不知会不会与我有一样的感觉,不知道要买什么?在我们打开购物页面后,看见满屏翻不见底的商品陈列,是不是觉得有些懵?因为购买算法太复杂,而计算到崩溃?为了解决这些不便之处,我们建立了这个开放的平台,希望能与更多更优质更有想法的好品牌和平台进行合作,实现营销赋能。 


产品品质日趋相同,

未来可从营销端致胜


周一骏:随着生产力越来越发达,现在生产一件合格的产品已不再是难事,但在多年以前,想要做出一件高质量的产品不是件容易之事。在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下,当今市面上的产品基本上质量都非常好,并且价格也很合适。 


那么,在当今产品的品质越来越相近,且都走向高品质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在营销端可以做哪些事情? 


孟祥奇:其实我们认为好产品就是最大的营销,在我们内部,并没有刻意将业务与营销分隔开。首先产品的品质要好,如果产品没有竞争力,要么是产品的问题要么是营销方面低效。因此好的产品是营销人最应该抓住的关键点。 


其次,我们还要抓住另一关键点就是用户,营销人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用户画像。 


今天谈论的主题是破局,目前我们要面对的局面正是不断变化的用户端。用户变化了,也可以说他们进化了,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当今用户追求个性化满足,大家对司空见惯的营销套路已经厌倦,人们对于产品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希望大品牌能进行定制化、个性化的服务,更期待更具创新、小众的产品。产品能走进用户生活领域,才能标志用户是在使用这件产品。

  2.  从小米有品今年增长最快速的几个类目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购买健康升级类的产品,包括保健和养生类产品。我们今年主推了一款智能的艾灸仪,销售特别火爆。以前老一辈做艾灸治疗时是采用点明火形式,但这种方法不够安全,使用过程中经常容易被烫伤,因此我们研发出了更安全更方便的智能版本。通过对艾灸做了一个智能化的升级和管理,于是变成一个千万级的爆品,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由此可见,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个人健康,更爱惜自己了,于是对产品的要求也更高。 

  3. 时间更无价了。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的时间也越来越宝贵,当购买生活必须品时,用户更希望商家能直接把他们所需要的商品拿出来,玲琅满目的商品只会让消费者陷入选择障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双11要剁手的时候,很多用户不再像起初一样感到兴奋,反而困扰满满。 

  4. 高效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当今的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来买效率。例如我们推出了一款智能垃圾桶,其实它就是把原来的垃圾筒变得智能化。大家都知道垃圾筒的特点是很脏,装满了后,还要把它提起来还要系上,拿走丢掉之后,还要重新再套一个袋子。而我们的智能垃圾桶是感应式的自动开盖,垃圾装满了之后可以一键封袋,将垃圾袋拿出来之后,垃圾桶会自动套一个新的袋子。其实消费者非常愿意为这类产品买单,以解放他们枯燥又重复的工作。

     

周一骏:在这样的大数据时代,其实很多公司在做归因分析,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这样事情的时候,Branch.io区别于其他的核心之处在哪?让投放变得更精准的同时,你们在帮助客户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以及是如何帮他们解决的? 


李智:我们进入中国这一年的时间里,服务了包括出海电商以及其他一些APP相关的厂商。在服务他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营销方面的问题比较大。 


现在的出海营销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如果将营销趋势放入一个象限中,不同的事物分别对应横轴和纵轴,而在横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很多处于早期的企业,出海第一步就是暴力买量,主要是通过购买Facebook、Google的流量这样的方式进行增长。 到了


第二阶段,开始遇到了瓶颈,CPI可能比较贵,于是企业开始想解决办法。 


在第三阶段的时候,CPI已经很贵了,而企业已成立五六年时间,经营得非常不错,经营成果一半来源自然增长,一半来自付费流量。 


最后到了第四阶段,企业已经做的非常棒,大多数的流量已不再依靠购买,而是通过各种活动、运营等方式做出来的。 


那么,从纵轴上我们能看到什么?在B2B模式中有一个理论叫7次触点,通过7次接触才能最终打动一个客户与你见面。其实在营销层面也是一样,可能要在不同的情景下,至少与用户接触7次才可以达到有效果。 


但在这个象限中能获取什么价值?横轴的价值在于我们能帮助电商在进行推广的时候,看到更多更精准的营销渠道,从而打开更多的销售入口。在纵向上,我们可以看到每个触点,发现用户在不同的渠道上能带来的价值。 


电商营销的发展趋势


周一骏:电商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那么近两年的电商营销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 


李志杰: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C端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本身的价值在哪里?大数据的前提又是什么? 


数据只有足够大才叫大数据,如果在数据不足的状况下,营销最核心的价值来自于我们内部的“狙击手”是不是能找到爆点,当我们找到那个爆点的时候,再往下发展,你就能找到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骨牌。 


我和大家的观点可能不太一样。在当今中国,只有像阿里巴巴或者京东这样的大企业谈大数据才有意义,其他公司谈大数据是种悖论。在市场、运营、营销中,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那个兴奋点,包括个人的兴奋点,还有我们投入到市场中的那片小石子,是不是能够激起千层浪。能把多米诺的那张骨牌找到,你就能快速获取市场,否则等你研究完市场,时机早就流走了。 


如果不从营销角度出发,找到那个兴奋点并将它放大,那么之前研究的所有过程都是浪费。 


第二个趋势是三线以下的城市潜力无穷。中国的待开发区域还很多,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交易量很多是来自于一线、二线城市,并不能代表中国每个区域的消费水平。通过一年的摸索和对明年的预测,我们发现在很多的三四五线城市,存在着非常多市场,无论是C端还是B端都没有得到满足。 


但在这些市场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他们的区域化特性非常明显,本地化特性也非常明确。也许我们难以想象在三四五线城市中有非常多优秀的企业家,但他们在当地的身价已经达到一两个亿。他们并非用大平台的方式去操作,那么为什么他们能在这些小城市中将用户量做到如此之大? 


这恰恰说明了当地有当地的玩法。小城市的区域化和本地化都非常明确,如果用以前的做法,漏斗漏完了以后,市场不会再给你机会。其实,生意的本质就是要简单粗暴,不要总是想着用一些特别复杂的模式,因此方式简单化也是明年的一大趋势。 


其次是整体的体验化,无论是在线观看视频,还是线下购物、吃饭、社交,都必须要具备体验感。这种体验感可能互联互通,也可能会融入到场景中。在对全国各大快递的流通范围分析后发现,其实你服务的某位用户,他真实存在于某一坐标点上。 


而在未来,互联网公司会逐渐更加趋于传统化,因为传统化的形式会更加接地气,也能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发展也能更健康,按照传统的方法融入互联网。去年我们说“互联网+”,我觉得在未来应该是“+互联网”倒过来的形式。通过这些转变,在未来才更加扎实。 


电商营销在未来会遇到的困境


周一骏:大家预测一下2020年我们可能面临哪些困境?面对这些困境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李智:首先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大概在两个月以前,在杭州有一位做出海电商的朋友,在进行A轮融资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然后我介绍了不下于20个投资人朋友给他们认识,但是后来直到今天都没得到消息。于是,我问他,真的是资本寒冬的影响吗?他说其实不是,他们也有同行在做同样事情但却得到了融资。我说那你们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他回答说:“其实我们没有非常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所以导致很多投资人不敢再在我们身上花钱,因为在我们身上每花一块钱,最后只能产出一块一或者一块二来。但是在具备数据分析能力的企业上,花一块钱,就能产出一块八来。” 


例如,我们在某网站上点开了某款鞋子的链接,为查看这双鞋子的具体信息,并且方便购买,点击了该网页下端的下载app banner, 下载APP后,通常我们会认为,1点击下载后,能够100%在app里正常打开该鞋子的页面,但实际上这种跳转成功率的差异是非常大的,由于延迟深度链接的问题,造成了很大的用户跳转损耗。经过走访约上百家出海电商后发现,这种转化率相差百分之几十,而绝大多数企业,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该损耗,从而造成GMV的损失。因此,是否具备强大的底层跳转技术架构,和跨平台数据追踪分析能力,是电商企业未来所需努力的方向。 


孟祥奇:面对困境,宏观上我们只能选择接受,但从微观来看,我们其实是可以做出一些改变的。面对困境,明年的变化会更快,消费者、产品会变化,以及市场环境也会发生变化,变化多了可能就变成了一种常态。原来变化只是一部分,但现在变化渐渐成为了主角。而我们该怎样去应对这些变化?以及该从营销端,还是从产品和用户端来采取措施? 


现如今大家反复强调用户流量,但其实除了用户是流量,产品也是流量。我们卖出去了很多智能产品,以及非电子产品,它们都带来了流量的回流。因此,在我看来第一个变化是如何理解流量的困境,或者是获取用户的难处。 


第二个变化,企业的经营者、尤其是电商的平台要转变现有思路。以往我们推销产品都是走业务的模式,将产品分门别类,但其实这只是我们卖家想要把产品结构和竖状图理清楚,而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并不需要对品类有很深刻的了解,消费者更看中的是哪件产品能解决当务之急。 


同样,如果消费者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购买产品在哪种类别之下,通过搜索就可得知,那么就不需要用数据进行计算,也不需要整理出分类的结构。因此,分类的结构不应该是碎片化、线性的,而应该是场景化的。我们卖家所需要做的,其实应该引进更多原来没有的场景,新的场景才能满足用户新的需求。 


李志杰:电商行业已经火热了10多年,也泡沫了很长时间,无论是企业、市场,还是投资者,在明年都将回归于理性,企业能不能靠自己生存下来才是关键。所以理性,是未来解决困境的第一个关键点。 


第二个关键点是要找到自己真正能做的事情。拥有充足的资金和非常好的市场机会,并不代表你就能做好这件事情,因此企业要不断反省自己、自我革新,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此外,C端市场在明年的机会仍非常少。因为这种机会取决于大平台,通过大平台内部的自我革新,引领出某行业的新兴品类,或者切中于另一个细分市场,才能改变C端的现状,否则等到明年再打入C端市场就比较难了。 


但中小型B端企业仍有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可以走向更高一级的台阶,不必再去比拼多多还低的市场,但也不要去例如京东、天猫这些大而全的市场。你可能要做是更高一级的市场,因为你所服务的用户是那些愿意投出十几万甚至几百万的人。而这样的市场也是明年的一大机会。 


从营销层面上来看,营销的本质是简洁明了少绕弯,不如用绕弯所产生的成本去完善自身的服务和产品体验。并且如果长期这样坚持下去,会让人感觉你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真正想把好的产品呈现给大家,而大家最终也会接受你。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