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你本来就很美。”
“你本来就很美。”成立了24年的自然堂集团,终于要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iBrandi品创获悉,日前,自然堂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向香港证券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瑞银集团。据招股书,自然堂已崛起成为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一年营收超45亿元。
而在提交上市申请前,自然堂完成了一轮融资。
欧莱雅旗下美町累计投资4.42亿元获得6.67%股份,加华资本投资3亿元获4.20%股份。本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71亿元。超71亿估值之下,一个国货美妆独角兽也就此诞生。
1996年,看到“下海潮”的郑春颖下定决心辞去“铁饭碗”的工作,告别公务员并决心经商创业。
1997年,独闯上海的郑春颖发现百货商场中几乎没有中国的美妆护肤品牌。于是,提出要“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品牌”的愿景,郑春颖在上海创立伽蓝集团。
2001年,自然堂正式成立,自然堂(CHANDO)的发展历程,也是是中国美妆品牌从本土崛起、科技突破到全球化布局的典型缩影。
自然堂定位 “源自喜马拉雅的自然高科技”,并将东方美学与尖端科技结合作为核心理念。早期,自然堂通过专营店渠道快速扩张,2003 年跻身专营店领军品牌,并于2006年启用首位代言人陈好,同步投放央视广告、入驻百货商场专柜,开启品牌形象升级之路。这一阶段奠定了自然堂的线下渠道基础,初步建立起了 “高质平价” 的市场认知。
2010 年,自然堂作为上海世博会化妆品行业唯一参展商,雪域系列产品亮相。2012年,自然堂签约中国跳水队成为官方合作伙伴,随队征战伦敦奥运会,并在欧洲最大百货公司伦敦西田百货全球首发彩妆系列,实现国际舞台突破;同年,自然堂也提出了那句“你本来就很美”的品牌主张。
2015年,自然堂首次登顶中国女士护肤品市场份额第一,奠定了本土美妆龙头地位。这一阶段,自然堂通过科技背书与体育营销双轮驱动,实现从区域品牌到全国性品牌的跨越。
2017年,喜马拉雅美丽研究院成立,构建 “原料 - 研发 - 生产” 全链条科研体系,开启成分科技自研之路;2018年启动出海计划,产品进入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市场,海外收入占比逐步提升。
随后的日子里,自然堂控股也相继推出专为敏感肌打造的功效型护肤品牌“珀芙研Biorrier”、科技抗光老品牌“春夏”、专注于婴童皮肤科学功效护理赛道的“己出imine”等等。2025年起,其也加快线下自然堂旗舰店布局,7月已在深圳开出首家自营旗舰店,上海、武汉与重庆的旗舰店也正在陆续开业。
而随着自然堂赴港IPO,我们也可以窥见这一美妆集团的财务表现。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自然堂控股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2.92亿元、44.42亿元、46.0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1.39亿元、3.02亿元、1.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66.5%、67.8%、69.4%。以零售额计,自然堂控股是2024年中国第三大国货化妆品集团。其中,“自然堂”始终是集团品牌组合的基石,为集团贡献了约95%的营收。
在销售及营销成本上,2022-2024年、2024上半年及2025上半年分别为24.45亿元、24.06亿元、27.17亿元、12.77亿元及13.47亿元,占收入比重为57.0%、54.2%、59.0%、55.5%及55.0%。
渠道层面,自然堂2025上半年线上渠道占比近7成,线下占3成。进一步拉长时间维度来看,自2022年起,其线上渠道的营收占比在逐年增加,从59.7%增至68.8%;线下渠道营收占比则逐年缩减,从40.0%降至不到31%。
如今的美妆圈正迎来一波赴港上市热潮,这里有着去年登陆港交所的毛戈平,也有正在冲刺IPO的林清轩,以及拟二次上市的珀莱雅。
对于自然堂来说,成功上市也并非终局,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摆在其面前的,也依旧有单一品牌依赖、利润表现提升等问题。
整理自互联网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