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移动广告的“填充率”意味着什么?
移动广告平台除了以点击率、转化率等来衡量效果,还会提到填充率,填充率代表着什么?对广告主做平台投放决策有何意义?
观点一
广州谷果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产品部 张云皓:
先科普。
整个广告投放过程历经一下几个阶段:
1、请求
2、发送
3、展示
4、互动(点击、滑动、摇一摇等等)
5、下载
6、安装
7、激活
填充率:展示/请求(在SDK设计合理的情况下约等于“发送/请求”)
点击率:点击/展示 转化率:安装/展示 (品牌展示类广告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如“互动/展示”等)
问题:填充率代表什么?对广告主决策有什么意义?
正统的看法是代表了广告平台流量与广告库存量的供需结构,即那么多需求是否有等量的供给。欲求不满则填充率低,反过来则填充率高。
张云皓:我的看法是啥也代表不了。应用内广告和网页广告因为屏幕尺寸的巨大差异,使广告触发的普遍方式也有明显的不同。
网页广告因为屏幕尺寸远大于用户视觉焦点可覆盖的区域,广告可以被放置于主体内容的边缘,虽说略有打扰,但至少不打断操作流,所以网页广告主要以固定位置或固定区域的常驻展示为主。
应用内广告因为屏幕尺寸有限,常驻页面的广告势必会挤占可视面积,降低甚至打断用户操作流,所以应用内广告主要以插播的形式为主。既根据一定的规则(时间轴或特定的操作节点),周期性的展示广告。
差异就在这里,应用内广告的请求数是可以人为操纵的。用户同样在应用内停留五分钟,可以只展示1次广告,也可以展示50次,想象一下浏览网页的时候如果每6秒出一个背投广告,谁能受得了?哪怕被迫一定要把内容浏览完,也没有兴趣关注广告,只是麻木的寻找关闭按钮而已。
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在合理的广告触发间隔下,填充率高有助于流量的有效利用。
在广告触发密度过高的情况下,填充率低有助于提高用户对广告的认知。
因此,作为广告主,非要用填充率来评估广告平台的话,建议先研究其广告形式是否触发过于密集,如果所有供应商都很密集,则挑填充率最低的较为有利。
说实话不建议启用这个指标,填充率广告平台和下游媒介(广告载体APP开发者)比较关注,以为其关乎流量与用户。另外填充率还跟广告重复发送比例的相关,在此就不展开来讲了。
观点二
中国人民大学,Michael:
广告填充率是开发者在选择广告平台时查看的指标。
填充率=广告展示数/广告请求数。
对于现在的移动广告平台来说,广告主投放的广告较少,而开发者的应用较多,所以对广告资源来说存在供<需的情况。所以当一个应用被用户打开后,应用内的广告代码开始向服务器请求广告,由于广告平台的广告数量有限,不是每次都能成功请求到广告。所以广告请求数>广告展示数。
既然这个指标意味着这家广告平台的广告资源的数量,那么这个指标对于广告主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点击率和转化率,以及你的广告被投放到怎样的媒体资源上。
观点三:
Mobvista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Helen Gong:
填充率=广告展示数/广告请求数
以网页来举例:
网页插入了某广告公司的一段代码,在你访问这个页面的时候,它会向广告公司的服务器发出一个展示广告的请求。如果服务器向页面推送了广告,那么你看到页面就会出现广告,反之服务器没有广告推送过来,这个广告位实际上就是被浪费了,没有出现广告。
打了SDK 的APP其实原理也是一样的。
需要考虑填充率的更多是拥有流量的站长或APP开发者,因为填充率高意味着他们的广告位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那么为什么有时候请求了广告却没有得到展示呢?
在这里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广告需求小于流量供给。我们需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维度:匹配。
在这里,我们需要给广告需求和流量打上属性标签。
举例:
游戏公司A和开发者B A需要推一款萌系卡哇伊的少女游戏,而B的流量集中在俄罗斯,这样的匹配,合适吗?明显不合适嘛!
所以,广告主会有:
广告投放地区限制。“我们的游戏只推港台。” 2.是否成人流量的限制。“我们的游戏不能有成人流量。”(什么?你问什么是成人?) 3.是否有激励机制的限制。“我们拒绝incent流量。”(类似下载这个APP获得积分道具之类的激励机制) 4.留存率限制。“次日留存低于30%我们拒绝付款哦亲!”(次日留存率即被下载安装的APP在次日被打开的数量/安装总数)
所以服务器在推送广告的时候,会有一个匹配的过程,如果流量来源地区非常偏门,那么填充率也会比较低。
关于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中提到的广告重复发送的问题,我认为还是有些偏颇的。
“用户同样在应用内停留五分钟,既可以只展示一次广告,也可以展示五十次,想象一下浏览网页的时候如果每6秒出一个背投广告,谁能受得了?哪怕被迫一定要把内容浏览完,也没有兴趣关注广告了,只是麻木的寻找关闭按钮而已。”
相信有点行业知识的ad network都不会这么干的。这样密集的广告不仅严重影响了APP的用户体验,也增加了无益的impression次数,要知道,现在的ad network可都是要拼eCPM!
2.填充率与认为设定弹出多少次广告没有关系,填充率与流量和广告主需求的匹配有关系。
就目前的从业经验来看,广告主最关心的指标应该是:留存率。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作者:Morketing,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