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线旅游如何进行跨屏营销?
Morketing独家,转载注明来源
电视、电脑、手机、ipad、Apple watch,伴随着电子屏幕的日益多样化,营销手段也丰富多样。如何整合这些资源进行跨屏营销,已成为时下热门的话题。
在本次由Criteo与Travel Daily在法国大使馆商务处联合举办的“在线旅游高端沙龙”上,各在线旅游平台就如何看待跨屏营销、未来怎样进行跨屏营销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主持人:
在跨屏时代,用户希望在不同屏幕上的同一款App上有一致的的用户体验。我们怎样平衡用户既要有一致的体验,又能够在产品方面将不同的屏联系起来?
凯悦酒店集团,中国区数字营销总监,徐辉:
从供应方角度来讲,品牌就是我们的命根子,用户之所以预定我们的酒店,归根到底还在于我们的品牌和服务,所以我们在前端整体的视觉设计上都是严格根据产品线来做的。我们一直按这条路线走,因为这是基础。
携程旅游网,搜索营销部总经理,胡琛明:
携程离不开酒店,离不开机票,也离不开12306,因为携程自身什么都没有,只有服务。差异化就是让客户感到服务的不同,所以我们在App上下了很多功夫。两年前在PC上必须先登录再预定,现在在无线端可以直接预订,这就是我们在无线端做的一些差异化。携程没有办法对价格做过多的干涉,这是比较被动的,但刚才那么多人举手,说明他们对携程的服务还是比较认可的。
去哪网,酒店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谷文荣:
去哪无线端和PC端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PC端还存在许多GPC的购买,就是会跳转到其他网站上去完成订单。但在App上我们就是一个更加统一化的闭环交易,这样就使用户有更佳的体验,让他们觉得全程享受的都是去哪网的服务。用户有品牌依赖性的,他们认为去哪品牌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质量和品质的保证也就越来越大。这就是我们在无线端对产品做的比较大的改进。我们在无线端会用最大的力度提供最好的服务。
途牛旅游网,副总经理,张传波:
不管是我们OTA还是度假产品公司,不管是在PC端还是在无线端,我们深入未来的服务是不变的。像途牛几千人,一半的人是客户中心,他们让你享受到更好的、更专业的服务,才是一个OTA公司对于服务的标准。不管你是怎么跨平台,怎么预定服务,在这方面要更加标准化。途牛的客服对于几十个岛屿特别熟悉,他们会依据你想去什么样的岛、有多少预算、有多少假期,给你做最好的推荐,所以我觉得在服务上更加专业化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环球旅讯,首席商务官,王京:
我觉得途牛未来的服务一定要个性化。比如我父母用途牛去旅行,我希望父母在用途牛报团之前,途牛应当去向我父母询问一下他们的血压、心跳等信息,如此一来,我会对他们的旅途更加放心。所以说,以后服务绝不仅仅是标准化的,而要慢慢走向个性化。
主持人:
在座的各位,你们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在App端吗?你们怎么看移动网页端?
凯悦酒店集团,中国区数字营销总监,徐辉:
我们是会员制,会员多数会下载安装我们的App。此外我们还是有许多非会员的客人,他们可能一年只在我们酒店住一两次,以往这类人群是在移动端预定酒店。最近我们发现,在微信上拓展会员的活跃度还是非常高的。我们旗下的一些酒店都有自己微信的订阅号、服务号,同微博一样,我们的微信也形成了微信矩阵。不同的酒店有不同的客人,不同酒店的微信号也就吸引了不同的关注客人,这些客人可能只会在微信上找我们的客服咨询,或者和我们呼叫中心的员工进行通话,仅仅沟通了几句话,可能就搞定了预定。所以我觉得未必一定是App,不过我们未来市场努力的方向是要抓住移动这部分人群。
途牛旅游网,副总经理,张传波:
我觉得是全方位的,只要是用户有需求,就想办法来满足。比如无线搜索的ROI比PC还是更高,而且成本更低,我们认为用户在无线上有大量需求。但是当有的用户只是想搜索一下页面,并没有那么强烈的预定需求时,H5就基本上能满足他当时的需求。旅游产品是一个长期的消费过程,比如欧洲旅行需要20到30天,在这段时间内,用户可能会逐渐转向App,慢慢去体验你的产品,所以我觉得不管是App还是H5,只要是用户有需求,我们都要大力发展。
携程旅游网,搜索营销部总经理,胡琛明:
我们的用户中绝大多数还是来源于App,其实我们把很多的老用户、忠实用户从PC或者电话转向App。刚才提到留存App,其实一个用户的手机上不会有多App,我们做App推广的时候广告位也不是很多,所以说对于App推广需要集团军作战,需要大量预算、团队和人力做后盾。可能某些有钱又任性的巨头会抢一抢,但对于一些酒店或航空公司来说,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这样虽然让用户安装了,但未必能留下来,意义不大。但可以做微信、H5,只要能为用户提供服务就可以。对于携程,也不是说完全不做H5。之前不做H5有两个原因,一是用户的访问量少,二是这个页面的转化率低。其实目前我们内部有一个很受重视的项目是如何提高H5的转化率。
去哪网,酒店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谷文荣:
我们现在还在投放H5,实际上H5投完之后,会把这上面的用户往App上转,H5主要承担了一些网上活动的功能。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很多线下的活动,但App毕竟承担不了活动,所以就用H5去展现。H5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利用我H5页面将数据传给合作伙伴,比如大众点评网,它下单也会在我们的H5上进行。H5和App不同的特性承担了不同的使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利用H5去支撑App的发展。
环球旅讯,首席商务官,王京:
听起来大家更倾向于将用户转为App,其实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大一群客人喜欢打电话,他们会在移动端的浏览器搜一些酒店广告,这个点击率很高的。虽然其CPC成本比正常的移动网站要高,但是转化率也高很多,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忽略打电话这一用户行为。
主持人:
我在此强调两个概念,会和接下来的讨论相关。我们经常说到多屏和跨屏,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多屏就是PC投PC,移动投移动,不同的渠道之间是没有关系的;跨屏就是通过分析多屏背后的单个用户行为,然后跨多屏进行精准个性化的广告投放,强调多个屏背后的单个用户。所以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嘉宾,你们在2015年营销的重点还是仅停留在多屏的基础上,还是说会以跨屏为主?
去哪网,酒店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谷文荣:
参加会议之前,我跟公司内部要了一些关于PC端和移动端用户交互的数据,这些数据还是较少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几。当然这中间也有产生误差的原因,比如无论我们在App还是在PC上,都可以不用注册就下单。实际上我们希望进行跨屏营销,因为相对来说,酒店的价格比较低,人们更愿意在App端预定,对于旅游来说,App端选择比较累。我们希望通过跨屏营销,让在App上订酒店的这些人也会转到PC端去享受其他的产品,让那些通过PC端预定旅游的人群到App端快速预订产品。
主持人
跨屏对于去哪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去哪网,酒店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谷文荣:
其实还是对用户的追踪。由于在不登陆的情况下可以下单,尽管用户留下了一些手机号等信息,但这种号码留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对于具有很多大的旅游需求的、70年代的人来说,互联网可能操作起来太困难,所以这个信息抓起来还没有那么准。因此,对这份大数据的整合会是我们跨屏的一个难点。
携程旅游网,搜索营销部总经理,胡琛明:
跨屏是我们内部的研究项目,但不是重点项目。目前我们所有的营销活动还是在单个屏上,就是每一个渠道每一个屏。我们对跨屏做研究,也看到一些研究数据,携程之前的做法是将老用户从PC端往App上引,跨屏行为天然地就比较多,如果把时间看得长一些,可能在半年之内发生跨屏行为的占比就比刚才提到的数值多一些。我们发现一个现象,越是简单的产品其跨屏行为越少,越是复杂的行为其跨屏占比越多。以酒店为例,个人出差不需要太多的决定,如果是周末的旅游项目,你可能需要和朋友分享,这种产品可能就需要发生跨屏,再如涉及到长线旅游,比如去丽江或是国外,跨屏的比例就更高一些。机票也是一样的,国内的商务机票的跨屏行为少,但对于休闲的、国际的旅游机票的跨屏行为较多。一句话来说,所谓跨屏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对用户行为的研究,也就是说主要需了解和清楚用户在干什么。
途牛旅游网,副总经理,张传波:
从主观愿望出发,我们希望去做跨屏营销,但是比较困难。因为用户的打通,不管是从用户账户的打通还是从浏览习惯的打通,暂时是比较困难。现阶段也只是将它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对于度假产品,客单价格比较高,大约几千块钱一单,客户下单的时候会经过很长的考虑时间。做跨屏营销,我们知道在用户选择的过程中在不同阶段推送不同的东西,进行不同方式的营销让用户更快地付款。还有一种跨屏是PC、移动和电视之间的跨屏,最近我们在做的一个项目,就是“最强大脑”,这也是一种很难打通的跨屏营销。电视上主持人说你拿出手机摇一摇,可以摇出红包,是现金的红包或者旅游券,当你在访问PC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推送一条线路,此前摇的红包或旅游券现在就可以用了,对用户来说吸引力蛮大的。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期望,现阶段还没有较好的平台、好的技术来实现。
凯悦酒店集团,中国区数字营销总监,徐辉:
这个前提是营销预算要足够大,像我们酒店的营销预算比较有限。提起跨屏怎么去分配预算,还是有些办法的。举个例子:大家都讲App,其实我们忘掉了本源,最早的OTA还是从网站开始的,PC的网站还是一个众多客户都在用的平台,因此在预算有限的情况可以重头投PC。至于移动方面,我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发现,我们集团有商务酒店,也有度假村,App更喜欢订商务酒店,iPad则喜欢订度假村,相应的订房停留时长也不同,订度假村一般在15-20周以上,商务酒店最短的是用了30-40秒。因此在分配预算时,要具体分析不同的人群,不要把钱都砸在App上,这个ROI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好。
主持人
大家认为App的重点是在新客上还是在老客?比如留存率和活跃度情况?包括未来的预算如何分配?
去哪网,酒店事业部,市场营销总监,谷文荣:
我们还没有确定到底是重点做新客还是做老客。从主观愿望来看,我们希望在App端还是新客,希望更多的人来预装App,但我不认为预装App的人都是新客,还有很多是从PC端转到App的老客户。我们更希望的是App的一个装机量,因为只有更多的装机,更多的激活,才能得到更多的订单。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在市场上的售卖量,不论新客还是老客,只有选择了我们,才是我们最终的需求。
携程旅游网,搜索营销部总经理,胡琛明:
携程的特点就是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所以一直是把老用户引到App上,这就造成了目前我们App老客的占比确实比较高。我们的预算很多是放在App的推广上,包括分发市场的竞争。但以新客成本来看是比较高的。我们也算比较成功的,既把老客往平台上转,同时又用老客带来的利益补贴新客推广带来的巨大压力。
途牛旅游网,副总经理,张传波:
途牛基本上是两块同等重要的,既要看中从客户端获取的新客,也在老客方面分配了专门的预算,而且对老客的照顾比较高的。但不管是新客还是老客,只要是提供的服务非常好,客户都会接受服务,所以我们是新客老客同等看待。
凯悦酒店集团,中国区数字营销总监,徐辉:
非常同意这个观点,酒店是出门迎客,新客老客都是客,但是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觉得重点还是在老客。因为在营销里新顾客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5倍;第二老客重复购买给我们带来的利润是新客不能比的,所以从整个收益来讲肯定是老客,而且相当忠诚。举个例子,当我们的App还没有分发到中国的安卓市场,还在谷歌Play的时候,就是要翻墙才能下载的,老顾客已经翻了墙去找我们的App,你们能看出来这些客人是多么的忠诚,所以我们也是要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老顾客。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作者:Morketing,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