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大热点

大胃王吃播被禁,背后的“吃播经济”你懂吗?

陆涛  · 2020-08-17 10:27

【摘要】 8月13日消息,央视新闻在一条《餐饮浪费 如何制止?》的新闻节目批评了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


文|Toby Lu


如果你想做网红,又没有什么技能,那“吃播”是一条不错的路,如今“吃播”这条路也断了。

8月13日消息,央视新闻在一条《餐饮浪费 如何制止?》的新闻节目批评了部分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来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3的食物被损耗和浪费,这个数字是13亿顿,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有8.2亿人面临饥饿。


Morketing了解到其实“吃播”现象,特别是标榜“大胃王”的直播这几年蔚然成风,在斗鱼、抖音、快手等平台均有美食栏目和吃播现象。

随着央视的点名吃播现象浪费严重,这些平台也纷纷作出回应,斗鱼回应将加强对美食直播内容的审核;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浪费粮食的行为,一经发现,平台将在第一时间按违规程度进行处罚;快手表示在直播中存在暴饮暴食的现象将给予停播和封禁账号处理。

美食垂直领域的视频是重要的垂类之一,而吃播、大胃王都是划分在美食类别里面,比如抖音上大胃王相关视频话题高达71.6亿次播放,话题下“十分钟挑战十层汉堡、半小时吃完100斤龙虾、一小时吃完20份兰州拉面”等花式吃播更是层出不穷。

“大胃王朵一”是一位在微博上有544万粉丝、抖音上有482万粉丝,雪茸堂在快手上也坐拥410万粉丝,大胃王浪胃仙有近4000万粉丝,现在很多主打吃播、大胃王的账号已经开始去“大胃王”标签,开启转型。




半小时吃下100斤小龙虾?
“吃播”也能造假

直播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其实“吃播”也一直存在,直播需要才艺,唱歌、跳舞、颜值,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有难度的,但是“吃播”就相对门槛更低,只要你会吃、能吃,就可以通过网络积累关注度。

早在2014年,“吃播”最早是出现在日本和韩国的网络上,主要是美食真人秀的节目,一个人对着一桌子的食物,远远超过一个人的食用量,再通过网络向网友展示吃的过程,这类节目一时间在网络上大受欢迎,收到非常多的网友点赞。

很快这种短时间吃下众多食物的方式开始传到中国,网上就有人开始制作半小时吃100斤小龙虾等夸张的视频,其中“大胃王密子君”算是较早试水的网红之一,起初是因为她直播吃完10桶火鸡面只用了16分20秒而走红。

2016年8月,大胃王密子君使用自带超大瓷盘装上重量超过8斤的白米饭,在没有配菜的情况下,8斤白米饭被一扫而空。她还因为奇特的“大胃”能力收到《天天向上》的节目邀请录制。


与密子君一直吃的方式不同,雪茸堂的方式是展现硬核的做美食的过程,他的操作过程更加的简单粗暴,用吊车烧烤骆驼、32只羊的烧烤、2头牛进行烧烤,调味料:盐、酱油、味精都是一大袋、整瓶向食物里面倒,他的视频看得网友瞠目结舌。

Morketing了解到在抖音上,雪茸堂的短视频账号已经更名为“小马吃草”,并且所有的视频内容已经下架处理。

在大胃王的吃播方式风靡网络的时候,对于吃播的批评声也开始起来,其中最大的反对就是吃播背离了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假吃”的现象。

比如B站up主@孙狗子刘老虎就曾在上传自己的吃播视频时,发布成了未经剪辑的原片,暴露了假吃真相,越来越多的主播开始在吃播的路上翻车。

他们假吃的方式主要有这几种。第一种是靠剪辑,通过合适的剪辑卡点,他们在吃播的过程中并未真的吃下,只在在口中咀嚼,然后直接吐出来,剪辑方式让网友觉得是“大胃王”。

第二种是直接催吐,在直播的过程中是真实的吃,但是由于食物太多了,人体的胃消化能力有限,事后主播们会通过人工的催吐方式,将直播过程中吃的食物悉数吐出来。

第三种吃药腹泻,通过一种药物来加速食物的快速消化,然后通过多次的排便进行排出体外,这种方式也是常见与吃播造假方式。




什么样的人会看“吃播”?

尽管“吃播”的造假方式层出不穷,但是依然抵挡不住网友们的热情,闲着没事就会打开短时平台看看美食吃播节目,并且各大平台还在给予流量和推荐的扶持,看到“吃播”的机会非常多。

也有人感到不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看“吃播”,他们是一群什么心理的人?难道自己去吃不是更快乐吗?

吃播其实是很大程度上满足来用户的心理需求,一个人吃饭其实是非常孤独的,看吃播的过程其实感觉有人陪着一起吃饭的错觉。

这也是跟当前的社会趋势相吻合,民政部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9200万。随着单身人群的不断壮大,一人食餐厅兴起,一人份的食品、饮品也开始走俏。

越多越多人缺少亲密关系的陪伴,吃播一定程度上满足来了“陪吃”的需求。

另一种就是“代尝心理”,由于社会工作压力大,很多年轻人如果自己通过暴饮暴食的方式,身体必定会长胖,但健身减肥又是非常痛苦的。

通过看主播进行吃播,有一种自己也吃了的满足感觉,只是别人替代你尝试了,特别是很多主播在吃的过程中对食物的感觉和味道进行详尽的描述,观众这种“代尝”的感觉更加深刻。

还有一种,观众看“吃播”往往会发现新奇特,主播通过高价买来一般人吃不到的食物品种,然后用“吃播”的方式描述给观众。比如B站UP主大祥哥,又名“中国杀蟹人”,在近一年来试吃了约 30 种螃蟹,其中最贵的一只是价值 6000 元的皇帝蟹,目前该视频的播放量已超 1500 万。




会吃就能挣钱?

只要会吃、能吃就能挣钱?“吃播”似乎成为普通人想成为网红的一条捷径,但从头部的账号来看,他们已经全部签约MCN进行运营变现。

比如密子君,网上就传闻其年入千万,并且已经进行专业化运作,启信宝显示,密子君曾是成都瘾食文化的股东兼法定代表人,成都瘾食文化也是吃播主播朵一、余多多的签约公司,2018年,密子君从成都瘾食文化出走,自己成立白羊文化公司当老板。

也有一些知名的美食大V,也是靠吃起家,无忧传媒旗下的麻辣德子,洋葱视频的办公室小野都是签约MCN机构进行运作。

“吃播”大V们都是怎么挣钱的?Morketing了解到其实最基础的有平台的流量广告和现金补贴,因为各大平台都在抢占优质内容,抖音为扶持美食创作者推出的计划,为美食达人提供价值20亿流量扶持;快手也宣布将加强垂类运营,全年提供总价值10亿元的流量,聚焦美食领域。

另一方面探底的形式成为“吃播”大V们的重要收入来看,一些中小品牌的餐饮店,本身在品牌营销上的资金投入就少,而这些“吃播”大V的性价比相对较高,请他们来现场进行直播探店,可以达到品牌宣传的目的,探店的形式也提供来平台内容。

还有一方面的合作是品牌合作,有的食品品牌需要主播进行“开箱实验”,在抖音、B站上存在很多视频品牌的开箱,主播一边介绍一边开吃。例如,密子君的吃白米饭的挑战赛就是某大米品牌进行赞助的,这一定程度上也传播了品牌。

如今随着“吃播”的方式被全网禁止,那些依靠暴饮暴食赢得关注的主播开始转型,类型上比如向美食制作分享转型、探店型方向、Vlog生活方式方向转型,盈利方式上也会有所改变,比如尝试直播电商带货等。

总结

正如媒体所评论的那样,“吃播”的本义应是推荐美食、分享快乐,但一些平台和主播过分追求流量和利益,使“吃播文化”走向极端,变了味。

内容平台需要流量,主播主要粉丝关注度,但绝不能背离基本的勤俭节约的价值导向,唯流量至上必须改变,“吃播经济”也必须转型发展。



Morketing原创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1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