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深度

《药神》1亿战报惹争议,淘票票员工Diss猫眼吃相难看

未知  · 2018-07-17 01:03

【摘要】 《药神》治百病?

自6月30日开启的点映以来,电影《我不是药神》迅速引爆口碑,一向苛刻的豆瓣评分一度飙到9.1分,比肩张艺谋的《活着》和李安的《饮食男女》,46岁的“山争哥哥”徐峥也在微博上翻红,一夜打入鲜肉流量圈。

7月4日,《我不是药神》电影点映票房破亿,一扫中国电影市场“崔永元炮轰冯小刚”所引发的行业阴霾,带热了整个大盘,首映当日《药神》票房突破3亿具备了成为暑期档大爆款的潜质。


值得一提的是,点映过亿,作为对手的淘票票和猫眼几乎同时以联合出品和联合发行的身份对影片给出了祝福。可是,同样是皆大欢喜的战报,先后成为影片联合发行方的淘票票和猫眼付出的却截然不同,淘票票员工深夜一条有感而发的朋友圈,引出欢喜背后的一丝无奈。

 淘票票员工Diss猫眼吃相难看

7月4日凌晨两点半,淘票票内部参与整个《我不是药神》宣传工作人员公开发表朋友圈diss猫眼,称猫眼“初期百般打压,火了却拿着联合出品联合发行蹭热度”,一个本应美好的晚上让人心寒。


 “(猫眼)从最初每天想看人数到人工干预减少,从平台连稿件都不发到求着发却又删除,从619(上海国际电影节)点映好评如潮到置顶清一色1分差评。”

 而相反,同样作为联合发行和联合出品方的淘票票,从4月10日在与《药神》正式合作之后,从淘票票到支付宝、手淘、优酷等阿里渠道就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工作,无论是线上平台还是线下BD都尽心尽责。

 据该员工在文中透露,“开始内部给各个团队打鸡血,开始每周多个例会,开始团队凌晨4点前都没有休息过,以及针对一个策略大家吵到红脸。”


 7月6日,娱大君通过淘票票专业版和猫眼专业版进行对比发现,就“营销事件”这一项,淘票票上共19个营销事件就比猫眼多了足足10个。猫眼9个相关营销事件的曝光也都大多是上海电影节期间首映口碑起来了才开始,这也印证了猫眼作为联合发行方是后补的。

 让这名员工不能容忍的是,对于竞争对手主控发行的项目,如果说一直“无所作为”只是承载一个购票入口算是有情可原,但是由开始的恶意干扰和阻挠,到点映火爆蹭热度变身“邀功精”,这样的吃相就未免显得难看。

这不仅是对自身平台名誉不负责,也是对包括坏猴子到北京文化、麦特、真乐道、影联、万达系等整个电影几百号人的台前幕后付出的侮辱,更是对整个电影市场和观众的不尊重。

此次,淘票票员工公开diss猫眼吃相难看,凸显出在线电影票务市场上猫眼和淘票票两个最大玩家的博弈。

淘票票灯塔PK猫眼热点通

今年2月初,阿里影业董事长兼CEO樊路远曾直接表态,“2018年是淘票票的全力进攻期,今年目标是成为中国电影行业最大的在线票务平台。”

这一进攻态势在春节档的表现,便是包括淘宝、支付宝在内的各项阿里资源对淘票票的全力加持。

2018年春节档在口碑和票房双赢的《红海行动》与《唐人街探案2》中,淘票票皆是独家联合发行方,两者均突破33亿,春节档大战结束淘票票一度重回行业第一的位置。

今年4月份,阿里影业趁热打铁推出了智能产品“灯塔“,实现用户运营平台、片方营销平台和大数据平台三维联动,推动并实现电影的线上宣发智能化。刚刚更新的淘票票3.0,由一个专业化、标准化的数据工具,升级为一个用户导向更为明显的、千人千面的全产业链数据服务平台。

当然老对手猫眼也不甘示弱,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猫眼推出了一站式宣发平台“猫眼热点通”,连接线上线下的资源,实现一键投放和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猫眼已经把自己从票务平台升级为“互联网+泛娱乐”平台。

背靠美团吃喝玩乐和腾讯社交娱乐两大生态系统,拥有美团、点评、微信、QQ、猫眼、格瓦拉六大优势流量入口,可以覆盖10亿泛娱乐潜在消费人群,帮助电影宣发实现最广泛的观众触达。

淘票票背靠阿里系,猫眼背靠腾讯系,两者在推动电影宣发的智能化上针尖对麦芒。

往产业上游拓展,争取独家宣发权 

目前,票务市场的线上化率已经超过80%,红利缩减,几乎触达天花板,对于最初以票务销售作为切入点两家票务网站来说,急需拓展自己的业务边界,往上游走直接绑定优质项目成为最优选择。

淘票票隶属阿里影业,一些阿里影业参与投资的项目,淘票票自然能拿到优质宣发资源。特别是一些有爆款潜质的项目,成为阿里影业选择的重点,去年正是阿里影业牵手北京文化选中了《战狼2》,才实现了淘票票的一鸣惊人,十张《战狼2》电影票中,淘票票就占四张的好成绩。

今年年初同样如此,阿里影业选中了《红海行动》与《唐人街探案2》,暑期档锁定《我不是药神》、《西红柿首富》等项目,除此之外,就在今天阿里影业刚刚宣布和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联合出品《碟中谍6:全面瓦解》,都是通过投资来绑定宣发、衍生品授权等合作,去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在票务市场耕耘多年的猫眼也不容小觑,除了背靠大股东光线,参与宣发一些项目之外,7月2日,猫眼还斥资9.5亿港元大手笔的入股尚未盈利的欢喜传媒,在业界看来,欢喜传媒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其背后堪称豪华的“导演天团”,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张一白、张艺谋、宁浩、徐峥都是其旗下的签约导演。

而通过战略入股欢喜传媒,实际上猫眼与欢喜传媒背后的“导演天团”及其作品进行了强绑定,对于欢喜传媒的电影和电视剧、网剧项目,猫眼有投资权以及独家宣发权,可以看出猫眼希望争夺上游更大话语权的决心,并计划在2018年赴港上市。

作为在线电影票务的主要销售入口,猫眼和淘票票对于影片的宣发日益重要,缺一不可,特别是想看、电影评分、观众的用户画像等数据,对于影院排片以及片方对于整个电影的宣传策略有着越发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一部影片的票房高低甚至是生死存亡。

同样,票务平台数据的如若弄虚作假,无论是对于观众、影院和观众都是灾难,能力越大票务平台责任也越大。作为竞争对手,两者良性的竞争无可厚非,能够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但是像《后来的我们》这样的退票事件,以及此次恶意抹黑对手主控和发行的项目,取得成绩又邀功的伎俩,难免让人不齿。

中国的电影市场足够大,容得下两家票务平台,平台对电影和观众应有敬畏之心,提高自身格局和高度,避免这种的乱象的出现,否认,即使再强大也会有被观众抛弃的危险!


本文转载自『Bob』,作者:Bob,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头像

未知

发表文章0篇

最近更新

阅读更多TA的文章

热门文章

暂无图片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