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行业人物

对话CATLINK张晓林:慢哲学炼出亿级局,一家中国公司如何用科技让全球猫咪多活一年? | WaveGlocal大潮向②

Wangchutian  · 2025-08-13 14:20

【摘要】 什么样的品牌能跨越时间、跨越空间,我想答案一定是有真诚价值观的品牌。



什么样的品牌能跨越时间、跨越空间,我想答案一定是有真诚价值观的品牌。


凌晨两点,CATLINK创始人兼CEO张晓林Jason接到一位泰国代理发来的消息,这是一封来自泰国用户的感谢信,信中说道:感谢CATLINK创造了这款产品,拯救她的猫的性命。


这位用户在家中养了18只猫,其中有一只猫连续三天如厕次数高达十几次,每次仅停留几秒钟。系统随即通过APP向用户推送警告,提示猫咪状态异常,建议尽快送医检查。


用户看到推送后,立即将猫送往宠物医院,经诊断为急性尿闭,需要紧急手术导尿。三天后,这只猫成功获救。出院时,医生告诉这位泰国用户:“你这只猫太幸运了,要是再晚来4个小时,就真的救不回来了。”


当张晓林(Jason)向「专注全球化的专业媒体平台WaveGlocal」讲述这个故事时,他的语气依然带着触动。“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我们整个团队。最初,我们可能只是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安稳地赚点钱。但那一刻,我们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产品竟能实实在在地挽救生命。我们由衷感到,能做这件事,是莫大的幸运。”


Jason坦言,“很多创业公司可能多年都找不到真正的使命,或者使命只停留在口号上。但当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召唤’你时,你的使命会变得无比笃定。我们无比清晰地知道,CATLINK只专注一件事:用科技让全世界的小猫咪都多活一年。”


这个信念,驱动着CATLINK在人人追求快速回报的时代,坚持着自己的“慢哲学”与长线经营。每年投入千万级研发资金,组建顶尖软件团队,积累超过一百项专利……这一切,都是为了践行那个凌晨两点被点亮的使命。


在《WaveGlocal大潮向》专栏,WaveGlocal与CATLINK创始人兼CEO张晓林Jason展开了一期对话。


扫描二维码,收听小宇宙


01
“创业的本质是在过程中捕捉机会”

这一切的起点,源于Jason多年前对行业痛点的敏锐捕捉和一次未被采纳的“真智能”构想。


时间回溯到2017年底。上海世博展览馆附近的一个猫咖里,Jason和几位伙伴萌生了创立一个宠物智能品牌的念头。这并非Jason的第一次创业。此前,他先是在外企做了十几年“自动化”猫砂盆,又做了几年美国某头部品牌“猫洁易”的中国总代。


“当时的产品定价很高,4500多人民币,看的人多,买的人少。”Jason回忆道。复盘数据时,他们发现品牌积累了可观的潜在用户资产,但转化率极低,一年能卖出2000台就很不错了。这让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痛点:高昂的价格阻碍了智能养宠的普及。


“我出身供应链,深知成本结构和中国制造的优势。我当时就想,能不能把成本降到原来的1/3甚至1/4?” 更关键的是,Jason认为当时所谓的“智能”猫砂盆,本质只是“自动化”——完成铲屎动作。他构想的“真智能”,是构建一个围绕猫咪“吃喝拉撒”的IoT生态:通过数据终端(猫砂盆、喂食器、饮水机等)收集信息,在APP上分析呈现,真正守护宠物健康。


他曾向代理的品牌提出物联网升级的建议,但未被采纳。于是,2017年12月,CATLINK诞生了。


彼时,宠物智能硬件市场无论海内外都处于萌芽期。但Jason从一开始就目标清晰:全球化。“我特意给品牌起名CATLINK,要求团队不要中文名,时刻提醒自己走国际化路线。” 


不过,他后来承认这算早期的一个“学费”——在中国市场推广,没有中文昵称效率较低。因此,后续新品如“小白二代”、“大白”(灵感源自《超能陆战队》的暖男形象Baymax),都采用了更易传播的中文昵称。


产品在2019年8月的亚洲宠物展首次亮相。惊人的是,仅用四个月,销售额就突破千万,收回了早期投入。此后,增长持续加速,尤其2023年,仅亚马逊渠道海外GMV就达到约1000万美金。目前,CATLINK已覆盖全球119个国家,拥有近70万用户,积累的宠物健康监测数据量级高达10亿+。


回顾当初为何选择这条看似小众的赛道,Jason的回答很务实:“创业的本质,或许不是想好再做,而是先‘创’,在过程中捕捉机会。就像马云没预想过阿里云、支付宝,雷军也没计划好生态链和汽车,都是逐步进化的。我能做、懂做的,就在这个领域。”


02
“增加产品投入,反而是在降低成本”

支撑这份增长的,不仅是市场机遇,更是CATLINK在技术研发和品质把控上近乎偏执的投入。


提到CATLINK,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智能猫砂盆。这并非偶然。“无论你的价值观多么宏大,首先得让受众知道你是谁。猫砂盆就是我们精心选择的‘认知锚点’。”Jason解释道。这款核心单品贡献了公司60%-70%的GMV。


那么,为何还要投入巨大精力开发只占30%-40%GMV的喂食器、饮水机?


答案直指CATLINK的使命——“为宠物大健康致力终身”。一个猫砂盆无法构建完整的健康监测生态。“当用户基数足够大,我们自然要拓展其他智能终端。猫砂盆、喂食器、饮水机… 都是关键的数据来源。APP将这些数据处理后,让主人直观了解猫咪的健康状况。”Jason说道。从商业逻辑看,这是以猫砂盆为“钩子”获取用户,再通过APP数据需求带动其他智能产品销售的“一带N”生态闭环。


真正让闭环实现的,是CATLINK每年至少1000万的重研发投入。目前CATLINK已经拥有100多项专利,包括4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美国发明专利,22项在公示中,并获评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仅今年8月两款新品的开模费就高达800万,旗舰产品‘大白’在研发阶段的模型投入就超过50万,做了不下10套。”Jason说道。


面对“投入这么大,不怕被抄袭吗?”的疑问,Jason很清醒:“抄袭永远存在,硬件外观也容易被模仿。但CATLINK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持续优化的算法和极致的APP体验。” 打造一套核心算法至少需要6个月,涉及iOS、安卓、后端、UI、测试、算法、固件、运维等十几个高薪岗位,每月成本数十万,年投入近千万。“白牌不愿意也等不起这种长周期、高成本、无法直接‘卖货’见效的投入。这正是我们坚持的‘难而正确’的事。”



在“降本”方面,CATLINK有独到见解。除了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如精确计算集装箱装货量,降低运输成本外,Jason特别强调了一个常被忽视的点:“严格把控产品质量,选更好的芯片、更贵的原材料,看似增加了显性成本,实则是在降低隐性风险成本。”


他解释道,海外售后极其麻烦,一台设备出问题,可能卖掉三台的利润都填不平;一个批次问题甚至可能拖垮公司。“做海外的生意核心不是显性的成本,而是这些隐性的风险成本。”


基于此,CATLINK选择了一条稳健的全球化路径: 先从地理和文化接近的东南亚切入,测试产品、完善售后;再到对品质要求高、接受度也高的日韩市场建立信心;最后才进入门槛最高、风险也最大的美国市场。做跨境常说‘得美国者得天下’,但必须先确保产品万无一失。”


03
“维护代理商就是在维护品牌本身”

渠道布局,是CATLINK将产品力转化为市场覆盖的关键一步,也是一场充满智慧的博弈。


渠道布局上,CATLINK遵循清晰的“4P”顺序:产品(Product)第一,价格(Price)第二,渠道(Place)第三,促销(Promotion)最后。“前两者做好了,渠道自然会来。”初期无名气时,国内采用DTC模式(如天猫自营),在东南亚则坚定依靠代理商。


但刚进入东南亚的时候CATLINK也遇到了一些麻烦。要知道早期东南亚售价是国内的3倍,国内1500元,当地就能买到4500元,利润空间很大,所以很多偷偷走私的现象。


为了规范渠道,他们开发了“micontrol system”,给每批货设Mac地址锁区,只有白名单用户能享受APP和数据服务。这个系统保护了很多代理的利益,“他们和我说,从来没有见过一家中国公司这么照顾当地的代理的利益。”Jason说道,“代理商赚到钱,才愿意投入更多资源推广品牌、服务客户。”这套策略让CATLINK在东南亚迅速站稳脚跟,超越了更早出海的对手。


然而,美国市场截然不同,被少数大渠道商垄断,初期难以打入。CATLINK转而抓住跨境电商机遇,在亚马逊自营取得突破,成为黑五、网络星期一的畅销品。



这一成功,反而吸引了主流渠道商主动寻求合作。目前模式是:国内DTC+大型KA渠道,如山姆定制;海外则是“独家代理”+“亚马逊自营”并行,并运营Chewy(北美最大宠物垂直电商)和独立站。


Jason深谙不同平台的核心价值:


  • 亚马逊: 强销售导向,搜索逻辑,适合快速渗透、积累用户。

  • Chewy: 类似“宠物界的山姆”,严选品牌,聚焦长期用户价值(LTV),品牌背书强。

  • 独立站: 品牌主场,用于深度沟通理念、价值观、倾听用户反馈,销售高价产品或耗材复购,年营收已达千万级。


“在海外,品牌力和效果转化必须兼顾。”Jason总结道。“早期资源有限时,80%预算可能投给亚马逊做生意渗透率。随着用户基数和品牌认知提升,CATLINK计划逐步增加独立站、品牌广告的投入,未来目标是70%/30%甚至60%/40%,最终实现用户‘指名购买’。”


“当品牌力足够强大,广告就不再只是讲功能,而是传递理念和精神,就像耐克的‘Just Do It’。”


04
“企业价值观决定品牌上限”

最能体现CATLINK品牌理念和精神的,正是开篇那个“算法救猫”的泰国故事。它不仅是绝佳的广告素材,已被改编成跨国团队制作的感人短片,更是CATLINK价值观的核心证明——技术服务于生命。


“我们当时并没有刻意去‘抓’这个故事。”Jason说道。在WaveGlocal看来,之所以能有如此动人的故事作为传播锚点是因为CATLINK真的在认真做‘救猫’这件事,才会格外珍视并得到这样的用户反馈。这是一种‘使命召唤’。” 当使命明确后,研发、产品、营销都紧密围绕它展开。“我们不再过多讲产品功能本身,而是传递CATLINK的使命和愿景,这才是最大的差异化。”


对于业内常说的“内容决定品牌上限”,Jason部分认同,但更深信:“企业真正的价值观决定品牌上限。品牌的高度,最终取决于你的产品实际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内容是连接产品、场景与用户情感的桥梁,是让价值观被感知的关键。”


带着这份清晰的价值观和稳健的步伐,CATLINK如今走到了哪个阶段?Jason认为已跨越0-1破局期,正处于1-10的成长关键期。


回望0-1的突破,他归结于“单点极致”策略: “一定要在小赛道里,先专注解决一件具体的小事,做到最好,再图扩展。”当初智能猫砂盆市场看似狭小,不被看好。但专注解决“自动化铲屎”和“基础健康监测”这件“小事”并做到极致,最终撬开了广阔市场。“关键不在赛道大小,而在于把事情做透——聚焦视野,不求全求快,切实解决用户痛点。”


面向未来充满机遇也日益拥挤的全球宠物市场, Jason的策略是“避免内卷,深挖细分”。“核心是不跟风做别人做得好的,而是寻找那些未被满足的、独特的宠物健康需求。”


展望前路,Jason的目标清晰而坚定:将CATLINK打造成一家上市公司,最终成为估值10亿美金的行业标杆。“希望未来3到5年能实现,带着团队奔向第一阶段的胜利。” 支撑这个宏大目标的,始终是那个始于凌晨两点的朴素信念——用科技的力量,守护更多毛孩子生命的长度与质量。


原创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