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五爷拌面关店近600家
iBrandi品创今日获悉,中式面连锁品牌「碗丰亭板面」日前已完成百万级种子轮融资,融资计划用于线下门店开拓。
连锁面馆自2021年起一直是新消费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赛道。但有趣的是,一边虽然仍有项目在融资,但另一边,一个融资总额超3亿的连锁面馆却在疯狂关店。
2023年,连锁面馆还香吗?
实际上,iBrandi品创日前在短视频平台上上多次刷到五爷拌面加盟商出售门店桌椅、后厨工具等视频。此外,加盟商“控诉”五爷拌面的内容,“4个月亏60万”也被广泛传播,关于五爷拌面的负面评价不断出现。
有趣的是,还有一个关于五爷拌面的短视频也一度在抖音爆火,作为五爷拌面的天使轮投资人,消费投资人王岑一直坚定的看好五爷拌面,关于“五爷拌面成功在哪儿”的视频也多次出现在社交媒体之中。
王岑认为,五爷拌面最牛的地方,在于“拌面”这个选品。一方面,面条是一个大品类,以前的创业者都倾向于向洋快餐方向发展,忽视了国潮;另一方面,拌面可以避免汤汁外洒,一定程度上提高外卖体验。
但讽刺的是,让五爷拌面关店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品”。
无论是大众点评,还是被新锐品牌看作营销圣地的小红书,“难吃”成了五爷拌面身上最大的标签之一。
而当难吃成为日常,复购就无从谈起,门店自然也无法赚钱。再牛的选品,产品不好,也是空谈。
事实上,纵观整个连锁面馆赛道,在iBrandi品创看来,连锁面馆的泡沫之所以破灭,最大的一个因素便是连锁加盟是一个难啃的模式,此外,产品口味、供应链把控、价格、口碑等等同样影响着其发展。
首先,选址与加盟。
如果为马记永、张拉拉、和府捞面、五爷拌面这些品牌在选址方面选出一个共性,则是其多布局于高线城市,且选址位于人流量较为密集的城市商圈地带。
但这种选址方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一面,能保障客流量,迅速打开品牌知名度;但不利之处就在于,高昂的租金投入,需要更高的门店利润支撑。
高成本投入,意味企业的产品定价不能太低,否则这碗面就是卖了个寂寞,但与此同时,消费者是否愿意为“高价面条”买单却是个未知数。
根据艾媒咨询的调研报告,51.5%的受访者单次面食消费金额为16-30元,超过八成受访者能接受的单次面馆消费金额在50元以内。其中,面馆消费金额接受度,16-30元的占比为37.0%。由此可见,如果面馆里的面食单价过高,会影响消费者的决定。
事实上,无论是哪个年代,大众对面条的认知一直都是“平民化美食”。快速、廉价、饱腹,才是一碗面条最基本的属性。
至于加盟的生意有多难做,以及实现所谓万店连锁这一目标有多难,已经无需赘述。大众化生意、差异化产品、严控供应链、标准化打法、数字化能力等等因素,缺一不可。
其次,供应链把控能力影响着产品口味、价格与口碑。
连锁面馆的产品做法不是什么秘密。一种是半成品的加工,把买回来的食材经过处理并包装后,运输到各个连锁店。
第二种是成品的加工,把锅底、汤料、面条煮熟,配送到各个连锁店,工作人员只需要拆开包装,加热,就可以上桌让顾客享用。这恐怕也是大部分面馆新贵们的做法。
但作为一碗纯正的中式面条,其灵魂往往在于那一抹人间烟火气,这也是其区别于西式快餐的最大特点。
因此,玩家对于供应链的把控能力,一方面决定着产品的口味、价格、口碑,另一方面,也要面临着“昂贵的料理包面条”不会被消费者复购的准备。
第三,市场已恢复常态。
那个爆火的新消费市场已经不再,当下,无论是消费者、投资人还是消费市场。当理性的消费者遇上理性的市场,“网红门店”、“网红产品”、“高估值泡沫”自然也会随之破灭。
最后,不得不再次提及产品壁垒与品牌认知。比如,五爷拌面的初衷是做一个“全国拌面集合店”,他们想把吃拌面的客群都拿下,但这也导致了它没有自己的爆款产品,或者叫差异化产品。
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再加上产品口味欠佳,其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也就不言而喻。
不可否认,一个标准化、模式较轻、且易复制的餐饮项目的确容易做大,但一切生意的成功,都有一个确定性的前提:产品过关。
如果产品不仅没能打动消费者,甚至成为品牌的短板,那一切所谓的万店连锁、所谓的生意模型也都是空谈。
转载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