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趋势TREND

肺炎疫情下,“叉酱”、“阿冠”等拟人化饭圈用语错哪儿了?

Yang  · 2020-02-05 11:21

【摘要】 万物皆可饭圈化成了伪命题

2020年的第一个月以全民哄抢“双黄连”画上句号。

 

回顾过去的这一个月,到处都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人心惶惶;球星科比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41岁的传奇人生戛然而止;全国的医生护士赶往一线,但殴打医生的行为仍在上演;前线物资极具短缺下,红十字会的物资捐款却去向不明……

 

天灾人祸面前,言论娱乐化的“度”成了“赋闲在家”的网友们关注的重点,大多数网友认为,“反正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搞点温情的呗。”

 

因而,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拟人化饭圈用语:“武汉这个小笨蛋,要快点好起来~”、“为叉酱打call~”、“阿冠听话”,甚至还为直播建医院的机器设立了超话为其打榜反黑……

 

1月30日,姜思达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认为“呕泥酱”的说法“萌点很土,不时尚”。随后一些支持姜思达的声音表示,在严肃的事件面前,“疾病拟人化”、“疫情娱乐化”的行为的确不合时宜。

 

有的人认为是“闲中作乐”即“娱乐无罪”,有的人认为“不合时宜”,即“娱乐至死”,两虎纷争的大战也随着疫情愈演愈烈。


从全民看直播做“网络包工头说起


“千万网友,在线监工”

 

疫情全面爆发后,1月28日,央视频上线“疫情24小时”H5,除了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不间断直播疫情防控情况外,还推出了“建设进行时”的特别直播,实时直播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过程。

 

截止1月29日,特别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数已近四千万。此外,#直播火神山#、#无聊又睡不着看直播造医院#、#火神山雷神山#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此外,“蓝忘机”“小小黄”“叉酱”荣幸组成2020年“挖掘机天团”。

 

“蓝忘机”“叉酱”“小小黄”其实是网友在观看直播时大开脑洞抛出的“梗”,将建造医院的机器各自赋予有趣的昵称,而且火神山与雷神山各自都有专属的名词。“蓝忘机”指的是直播火神山医院时左下角两辆颜色与众不同的蓝色挖掘机;“小小黄”是火神山医院建造中很特殊的一辆小型挖掘机;“叉酱”则是雷神山医院建造中也别勤奋跑来跑去的几辆小叉车。

 

此外,还有像“送高宗”(高层吊车)、“送灰宗”(混凝土搅拌车)、“焊武帝”(电焊工作组)、“摄政王”(摄像头)等火神山与雷神山通用的昵称。


微信图片_20200201201442.jpg


在发现网友对“云监工”的巨大热情后,央视频在直播中加入了挖掘机排名“助力榜”,鼓励网友们为“蓝忘机”“叉酱”助力打call,熟悉饭圈操作的追星女孩们都知道,这和选秀节目中的投票榜类似。

 

此外,微博在超话社区分别以“小叉车”“呕泥酱”“小铲车”为名建立了超话社区,其中排名第一的“小叉车”已有6112篇帖子,4万粉丝;而且粉丝们还设立了专门的反黑站与后勤组,与明星艺人的后援会管理无异。

 

短短几天,“云监工”成了网友们在疫情爆发后的排解方式。不过也因为这样的方式与当前的环境,“不合时宜”的声音逐渐出现。据了解,目前央视频已经取消了“助力榜”。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苦中作乐的方式,是被疫情重创之后的自我安慰;但也有人认为,疫情娱乐化,会降低人们对灾难的痛楚感,只有保持一定程度的严肃与悲观才能吸取教训。

 

“娱乐无罪”与“娱乐至死”,battle的本质是什么?

 

“守护全世界最好的阿中哥哥!”

“阿冠听话”

 

无论是面对香港愤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饭圈文化始终存在。

 

GQ报道曾在文章《饭圈文化入侵各行各业,连大熊猫都开始有站姐了》提到:饭圈文化就像入侵物种,可以顺利在任何一个圈子里移植。

 

粉丝为爱豆打call、反黑、吹彩虹屁,是饭圈的常态,但是,当推行的主体变为官方媒体,所处的环境是疫情全面爆发的状态下,一切都显得“怪怪的”。

 

归根结底,饭圈文化始终是圈层文化,带有“圈层性质”,饭圈女孩用来表达喜爱与支持的行为则是“打榜”与“控评”。当全民抗击肺炎时,采用圈层性的言论排解情绪难免有些不对标,“万物皆可饭圈化”实则是个伪命题。

 

其次,官方媒体的属性。无论在直播中推出昵称“助力榜”、发表“叉酱,奥利给”的微信推文,我们可以看到本质是主流媒体始终努力向“亲民化”发展。

 

而追星群体作为作为当下网民的主力军,他们的喜好也成了主流媒体转型时参考的对象,在姜思达批判昵称用语的微博热搜广场,有网友表示:每个媒体都有媒体的属性,想要娱乐化,我们有娱乐媒体账号,但是作为官方媒体,在疫情面前,带头娱乐化的确不合时宜。

 

虽说如今在直播中取消了“助力榜”,对于官方媒体而言,此次的打榜助力便是想借以戏剧化的方式缓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公众焦虑,但缓解焦虑的方式在当下应是“挖掘事实,消除谣言、揭露真相、减少不确定性”,在这点上,官媒似乎是努力错了方向,受众的关注重点也错了位。

 

在姜思达微博下,有评论提到“给挖掘机起昵称打榜,却忽视了背后鲜活的普通人。”

 

正如北野武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所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人”是最本质也是最值得关注到的。

 

而平衡个人的情绪自由与他人的共情能力,是疫情中最难的事情,也需要各个媒体在疫情中掌控好“娱乐性”的度。

 


结语

 

无论是“闲中作乐”还是“不合时宜”,其实都是被隔离在家的“网友”在远离第一战场的舆论场里发出的不同声音。

 

重点是在这场纷争的背后,希望每一个人能够在这场疫情中严肃关注,吸取教训。天灾面前,我们全力以赴;人祸面前,我们以此为鉴。“不怕悲观对待、意志消沉,只怕有人好了伤疤忘了痛。”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