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趋势TREND

《野狼Disco》是真侵权还是被碰瓷?

Yang  · 2020-02-05 10:56

【摘要】 董宝石,火得过初一火不过十五?

2月3日,一封律师函状告《野狼Disco》的伴奏部分侵权,词曲作者、原创者宝石老舅被“抄袭”的言论捧至风口浪尖。

 

几天以前,宝石老舅还是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说唱歌手,备受瞩目,在微博上宣布将《野狼Disco》的所有版权收益捐赠给武汉医护人员家属后,好评如潮,一时间风光无限。

EA43D68741090CF45389402E38FC16BCF210C705_w583_h413.png


其实早在这之前,上海瀚元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赵智功给野狼团队发去了律师函,称这首歌的伴奏(Beat)作者、芬兰创作人Vilho Ihaksi委托他为自己的作品维权,这首伴奏发布在网络时曾明确表示“可购买,不可商用”。宝石老舅花了99美元购买了伴奏的使用权之后,曾在卫视、演唱会等进行了多次商演,而之前提到的“版权收益全部捐献”也成了他将伴奏商用的证据。

 

而到了2月3日晚间,#野狼Disco抄袭#登上热搜后,宝石老舅专门在直播中做出回应。目前双方在“伴奏版权是否商用”上说辞不一。

 

业内法律人士向娱大解释,这起争议的关键所在是宝石看到的网站上所写是可用于商用,而律师给出的合同中显示不可商用。所以,这归根究底是一场“合同纠纷”。

 


时间线梳理

 

近日“赵先生的事务所”的公号发了篇《【伴奏作者Ihaksi终于发声了】正式律师函:<野狼Disco>到底侵权了吗?》的万字长文,罗列了相关时间线及各种证据,指控2019年第一神曲《野狼Disco》侵权。

 

从时间轴上了解到,原伴奏作者将《More Sun》上传至Beat交易平台网站售出,售价99美元,2019年7月份宝石老舅购买了这支Beat,而这99美元购买的歌曲授权范围包含歌曲录制、MV拍摄、现场演出等。宝石老舅购买伴奏之后制作出了《野狼Disco》上传至网络平台,这其中产生的受益未知。


 00794qoSgy1gbjb356nknj30ci0m8wfe.jpg


到了8月份,宝石老舅在《中国新说唱》中演唱了这首歌曲,《中国新说唱》作为商用节目,演唱了歌曲并播出后,很有可能造成了侵权。

 

到了2019年11月,宝石老舅向原作者提出希望购买《More Sun》的独家使用权,遭遇Ihaksi本人拒绝,本表示这首歌的独家授权已被玛西玛国际买断。

 

玛西玛国际曾向宝石老舅方表示,希望以合作的方式对版权收益实现和解,其中提到11月14日之前《野狼Disco》获得的商业收益,玛西玛参与分成。15日起任何授权合作玛西玛希望获得40%收益分成。遭到了宝石团队方的拒绝。

 

沟通未果,1月15日,玛西玛委托赵智功律师向宝石团队飒娱、英皇、华为、网易云及咪咕等发送律师函。

 

1月24日,宝石老舅在微博上宣布捐出《野狼Disco》的全部版权收益。所以这在律师方看来,宝石老舅所捐献的版权收益恰好就是违反了合同中“不可商用”的条款。

 

“真侵权”or“被碰瓷”?

 

从时间线上,这早在2019年11月份就有了争论的苗头。自赵律师放出逻辑缜密的分析文之后,宝石老舅方的回应也未“慌了阵脚”。

 

2月3日,#野狼Disco抄袭#登上微博热搜后,微博账号@飒娱(宝石老舅经纪团队)接连发出14张截图,包括购买记录、与伴奏原作者沟通记录,并表示“占用资源,万分抱歉”。

微信图片_20200204153155.png

到了晚上8点,宝石老舅亲自开直播回应,在直播中晒出了电脑中的分轨文件、无水印伴奏及购买记录,强调自己已付款99美元购买了伴奏音乐的“unlimited”版本,网站标注可以用作无限制网络播放、商业演出等,另外,在歌曲上架时已对伴奏原作者在“编曲”一栏署名,并多次联系购买独家版权,但最终回复是已被他人买断,其中买断方实际为台湾所属公司。

 

第一时间以直播的形式回复,相比文字声明来说,真实性、可信度更强,而且在直播时直接展示了音轨文件、以及伴奏。在结束直播之后,据一直播数据显示,该直播的热度值达到1296万。


微信图片_20200204153204.png


双方各执一词,孰是孰非需要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判断,还需要更多的细节证据。不过双方明示的是,这并不构成抄袭。

 

在说唱领域,作曲与编曲并不是同一个意思。一首RAP,包括作词(说唱歌词)、作曲(Hook副歌)、编曲。《野狼Disco》的作词与作曲都是宝石独立创作,而编曲即伴奏是可以在正规伴奏交易网站上购买使用的,并不涉及到抄袭。

 

业内法律人士表示,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对于原作者很不利。版权之争在行业里非常频繁,而这种跨国的版权之争,国外版权方需要来国内来打官司,而国内的法庭对这类事情一直都是比较保护国内一方的。


结语

 

总之,对于当前的国内音乐原创人来说,这一场合同纠纷敲响了一次警钟。目前虽说尚未有明确的结果,不过这件事是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启示的。

 

对于歌手,继续打磨更多高品质歌曲回馈歌迷,保持独立原创性,采用正规渠道购买伴奏,才会让大家心甘情愿付费。作为听众,通过正规途径收听歌曲,加强版权意识是我们应该做的。

 

而整个音乐市场来说,经历过传统唱片凋敝后,国内在线音乐行业的版权保护力度较弱,导致多年散乱无序生长,应该加强版权交易方式,促进音乐市场的良性发展。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