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成立于1905年的美赞臣,已经成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品牌,不过,它发现自己的目标消费者每年都更趋于年轻化。据悉,目前美赞臣90%以上的目标受众都是80后、90后。为更好地触达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美赞臣在网络营销的预算比例正快速增长。
美赞成的网络营销理念是:坚持跟消费者从接触到深入的连接、再到购买,能够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移动时代,要实现这点必须以大数据营销为基础。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通过尝试与BAT以及宝宝树等行业媒体开展数据合作,美赞臣在大数据营销的路上越走越深。其中,自建DMP成了2016年美赞臣数字化的重点工作。
为深入了解美赞臣在数字营销的动作,Morketing采访了美赞臣中国区数字化全整合总监叶心薇,她就企业自建DMP进行了分享。
美赞臣与腾讯的合作始于2014年6月创立公众号。当时,美赞臣与腾讯启动微信粉丝运营项目“千倍妈妈粉丝养成计”,基于腾讯大数据洞察,挖掘并整合腾讯平台母婴人群聚焦地,包括微信、腾讯新闻App、母婴QQ群、腾讯视频App等资源,吸引更多粉丝。从粉丝数成长来看,项目开始前不足1000个,用3个月时间增长至43万,目前美赞臣中国已发展成为微信粉丝数最高的母婴奶粉品牌。
“追求粉丝数只是第一步,我们更专注于怎么利用微信这个用户停留时间最长的平台,与消费者深入沟通,以及如何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服务。每个不同阶段的消费者对于母婴需求点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不同阶段的宝妈,比如孕妈、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我们有不同的粉丝群,周推的内容也有所差异。孕妈可以在美赞臣公众号上找到定制的胎教音乐电台,大家来说‘婴语’这个单元则可以帮助宝妈更好地理解宝宝”叶心薇介绍说。这样在解除他们压力的同时,让妈妈认识和信任品牌。
2015年,美赞臣公众号推出3大核心功能:线上妈妈班课程及线下妈妈班报名;微信私人营养师消费者一对一问答;产品防伪验证查询(即奶粉一罐一码,可以在微信上进行验证)。另外,美赞臣还尝试让消费者进来互动之后直接完成购买,因此,开辟了自己的微商城,完成“粉丝沉淀—粉丝活化—粉丝转化”的闭环。
美赞臣的公众号不再仅仅是品牌输出的窗口,而变成了一个消费者、粉丝、会员的服务中心,因此,美赞臣把各个渠道的潜在消费者汇集到微信平台。
叶心薇介绍说,目前转化效果比较好的,是和一些医院进行WiFi合作。“国内产检或者带宝宝就医的等待的时间很长,美赞臣推出用户只要关注美赞臣中国微信号,即可连接网络。一方面美赞臣可以为用户提供便利性,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在宝妈们等待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服务。”据悉,和美赞臣合作的这家WiFi设备公司已经覆盖了全国70%的妇幼医院,从用户连接WiFi到转化为会员,转化率大概在30%-40%。
除了与医院进行WiFi合作之外,叶心薇表示,美赞臣官网也是微信粉丝转化的重要渠道。“对母婴产业来说,消费者大多会主动上美赞臣品牌官网了解信息,每年美赞臣的官网大概200万个UV,这部分转化成会员的概率非常大。”另外,与国内几大母婴垂直网站合作进行转化的效果非常不错,平均在10%-20%左右。
美赞臣作为母婴类品牌,在营销推广上非常核心的一点是:要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目标人群。基于2014-2015年合作的经验及效果,2016年美赞臣和腾讯的合作升级,签署年度合作框架。携手腾讯发力母婴营销,不仅在合作体量上挥出“大手笔”,在合作项目及深度上更为精准,布局90后妈妈群体。
“长期以来我们累积了相当大的会员基础,去年是700多万,今年已经超过了1000万的会员。从会员资料库中,我们能了解到她属于哪个阶段的宝妈,但我们缺乏她的行为路径,缺乏她在其他环境里会搜索什么、关注什么等信息。”叶心薇介绍说,正因为这样,2015年美赞臣尝试与腾讯的图灵合作,“把我们的数据和图灵的数据做了一次匹配和清理,了解消费者在腾讯的环境中行为、喜好之后,大大提升了我们在腾讯平台上投放的效果。”据她介绍,整个投放下来,美赞臣在腾讯环境下的TA浓度从25%增加到35.1%。
另外,美赞臣还与百度DMP、阿里妈妈Tanx都做过类似的合作,进行数据匹配,有效提升投放精准度。叶心薇解释说,“跟百度DMP合作,主要看妈妈在做购买的决策之前,她的搜索路径是怎样的,比如一旦她知道怀孕,她会怎样进行搜索,搜哪些字,或从什么时期开始决定购买哪个品牌,还有到晚期什么时候她会下手买第一罐品牌。”在摸清了用户的搜索路径之后,便可以有针对性地推送合适的内容,以实现更高的转化。
尽管与BAT合作能提升投放的效率,但毕竟所有的数据都是各自资产,即便合作也不可能进行数据共享。而且,除了BAT之外,类似宝宝树等垂直类媒体,以及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亚信数据和银联智惠等第三方数据都可以进行广泛合作。因此,2016年美赞臣在探索自建DMP的可能,把多方搜集的数据信息更好用于对消费者的定义、分级和画像丰富,建立一套自己的用户标签体系。
不过叶心薇表示,企业选择建立自己的DMP,还需要充分考虑几件事:
1、DMP耗费资金大,企业必须要有充分的财力;
2、DMP不是短时间见效,企业要有耐性和远见,才能真的把DMP做起来;
3、DMP并不是建好就已经答案,建设的过程需要清晰知道如何分析,数据该以怎样的方式整合,如果只是收集了大量low Data,没什么效果;
4、建立DMP后,要懂得从这里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提供给消费者,这个才是最终答案,如果只是做了分析解读而没有配套设施,也是枉然。
对于DSP程序化投放,美赞臣也做过尝试,但叶心薇表示,现阶段在这方面的投放并不大。
“程序化购买是为了有效投放,有效投放的前提是精准。但从之前合作的经历看,DSP公司能提供的用户标签仅仅是性别、年龄、收入等基本属性,且收入还不符合各城市现况,而是全国的基准门槛,那么针对某个用户我是投递普通产品、高端产品还是超高端产品,参考价值不是很大。如此一来,所谓的精准投放就大打折扣,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在上面投放过多预算。”叶心薇表示,“除非我们自己DMP搭建起来,再有时间沉淀,把规则搞清楚,未来才有可能加大在程序化广告上的预算。”
尽管如此,她依然认为市场对程序化投放的需求很大,只不过技术还需要发展,行业标准还有待统一。
本文转载自『Morketing』,作者:Morketing,Morketing经授权发布,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版权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