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深度

出海游戏迎来新系统级入口?苹果悄悄上线了一款“Steam”丨WaveGlocal游戏观察

Eric  · 2025-10-09 11:22

【摘要】 从依赖算法推荐的货架,到营造归属感的游戏大本营,这一转变预示着苹果游戏生态正迎来一场静默革命。对于放眼全球的出海开发者而言,一条不同于过往、充满潜力的新路径,或许已悄然铺开。


如果问科技圈最近的聚光灯照射在了谁身上,答案无疑会是苹果最新发售的iPhone17系列。


而随之而来的IOS26系统也因“液态玻璃”的设计屡屡被提起。


不过这些都不是今天的主角,在另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苹果悄然落下了一枚重子,一款名为“Apple Games”的应用,正试图从根本上重塑iOS游戏的玩法:


它不再只是App Store里的一个分类,而是一个整合了发现、社交与管理的独立平台。其形态与逻辑,让人不禁联想到V社旗下的游戏平台—Steam。


依赖算法推荐的货架,到营造归属感的游戏大本营,这一转变预示着苹果游戏生态正迎来一场静默革命。对于放眼全球的出海开发者而言,一条不同于过往、充满潜力的新路径,或许已悄然铺开。


01
Apple Games上线,
苹果游戏生态有了新中枢

故事要从3个月前的2025年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5)开始说起,那时苹果就对外宣称他们会打造一款聚合游戏发现、社交互动、内容管理和订阅服务于一体的平台。


9月15日,Apple Games伴随IOS26的更新一同上线,这也预示着苹果正式将游戏从App Store庞大的应用矩阵中提升至一个独立的中心位置,在为全球数以亿计的iOS、iPadOS和macOS玩家打造一个统一的游戏家园。


但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游戏业务一直都不是WWDC大会的主角,但为什么苹果会在这个节点打造一个全新的游戏入口呢?


在WaveGlocal看来,Apple Games的诞生,其实源于苹果对游戏业务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在过去,Game Center作为苹果官方的游戏社交网络,其功能相对基础,主要局限于成就记录、排行榜和好友列表。它更像一个后台数据系统,而非一个用户会主动打开、沉浸其中的互动平台。


另外,其实对于当下应用市场环境而言,由于大盘增长的停滞,使得传统流量红利也见顶,游戏想再去获客或者留存再去靠传统买量的效益也递减了,这就需要开发者和厂商一起从长线运营的视角出发来为玩家留存探寻一条新路径,而游戏社区正是解决方法之一。


更重要的是,它与苹果生态游戏的核心分发渠道App Store并未形成有效联动,导致游戏体验呈现出“发现-下载-游玩-社交”的链条断裂。Apple Games的出现,正是要弥合这些裂痕,通过构建一个功能高度整合的一站式平台,成为玩家在苹果设备上所有游戏活动的核心枢纽。



那么,这个被苹果官方定义为玩家个性化游戏大本营的应用,究竟如何运作?它的界面围绕五个核心标签页构建,每个都承担着独特的使命,共同编织成一个完整的体验网络。


主页作为应用的起点,扮演着个性化内容推荐引擎的角色。过去即便在App Store布局ASO优化,但形式仍然以静态图文为主,而App Games不再只是静态地展示已安装的游戏,而是动态地呈现与玩家最相关的信息流。玩家能够看到好友的最新游戏动态,正在进行的游戏内限时活动,以及系统根据玩家的游戏历史、成就进度和社交关系智能推荐的新游戏。


这也意味着,游戏的曝光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过去依赖榜单和搜索的广撒网模式,转向了更精准、更注重玩家个人兴趣和社交圈的个性化投喂。


而社交功能是Apple Games的灵魂,其核心载体是“一起玩”标签页。 它更像是对过去Games Center好友功能的一种“扬弃”玩家可以直观地看到朋友们正在玩什么、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并能够轻松地发起一对一挑战或邀请多人游戏。


新引入的“挑战”功能,允许玩家基于排行榜发起限时竞赛,将静态的分数对比转化为动态的、充满互动趣味的社交事件。这一设计巧妙地将许多原本孤立的单机游戏体验,赋予了共享的社交属性,从而提升游戏的粘性和重复可玩性。


对于游戏管理而言,游戏库标签页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入口。 玩家在此可以总览所有通过App Store购买、Apple Arcade订阅乃至Mac平台下载的游戏,实现了真正的跨平台管理。



它并非是一个静态展示列表,而是一个动态的信息中心,集中追踪每个游戏的成就进度和活动状态。当游戏有更新或新活动时,通知会直接在这里呈现,成为一个强大的玩家召回工具。


此外,Apple Games还为苹果的游戏订阅服务Apple Arcade设立了专属入口,并强化了搜索功能,使其能够穿透整个苹果游戏生态,快速定位目标。


这一切都表明,Apple Games的定位远不止是一个应用,它是苹果试图将游戏体验系统化、社交化、中心化的一次深刻尝试。它不再让游戏散落在设备的各个角落,而是为它们建立了一个共同的大本营,让玩家愿意在此停留、探索和互动。


但值得思考一点的是,苹果过去对游戏板块前后也进行过多次调整,但最终的存在感仍然比较低,这次究竟会成功吗?


02
App Store“霸权”时代,
iOS游戏生态为何急需变革?

其实在Apple Games登台亮相之前,iOS游戏生态长期运行在一个以App Store为绝对核心的范式之下。这个由乔布斯在2008年亲手打造的数字商店,曾以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支付体系,为无数开发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造就了移动游戏的黄金时代。


然而,随着市场进入成熟期,这套运行了十余年的体系,其光环之下的裂痕也日益清晰。对于开发者,尤其是资源有限的中小团队与出海者而言,昔日的梦想平台,已然演变成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战场。



这套生态的核心症结,始于App Store高度中心化且日益拥挤的分发机制。


App Store的分发机制具体可以拆分为两种:编辑推荐与算法推荐。但在存量时代,二者在实践中却演变为了流量争夺。获得编辑青睐固然能带来官方背书与巨大流量,但其名额稀少、标准不透明,对大多数开发者而言遥不可及。


于是,众人的目光聚焦于由下载量、用户评分等数据驱动的算法榜单。为了在免费榜、付费榜和畅销榜上争得一席之地,开发者们不得不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买量推广,这直接导致了用户获取成本的恶性攀升。


最终,财力雄厚的头部游戏能够长期霸榜,形成强烈的马太效应,而那些品质优秀但缺乏初始曝光的中小开发者与独立游戏,则轻易淹没在数十万款游戏的汪洋大海中。这种赢家通吃的局面,不仅大幅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更在无形中压制了游戏创作的多样性与创新活力。


分发渠道的瓶颈,直接传导并加剧了盈利模式的局限与扭曲。早期的一次性付费下载模式在免费游戏的冲击下几乎失去市场,迫使绝大多数开发者转向应用内购买的主流路径。该模式虽能快速积累用户,却极易陷入破坏游戏平衡、引发关于“钞能力”的争议。


更重要的是,苹果对此征收的佣金,也就是常说的“苹果税”一直侵蚀着开发者的利润空间,成为双方关系中持续的摩擦点。另一条依靠广告变现的道路,则对用户规模要求极高,且广告的频繁展示难免损害游戏沉浸感,使得这一模式难以独立支撑一款游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因此,开发者们仿佛陷入一个两难境地:要么承受高额渠道成本与平台抽成,要么牺牲部分游戏体验以换取不确定的广告收益。



更深远的问题在于,这一生态在构建玩家社区与社交连接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了用户关系的脆弱与割裂。苹果官方的Game Center功能单一、迭代缓慢,早已从社交平台退化为一个玩家很少主动访问的后台记录系统,以至于即便玩家在iOS系统玩游戏也未必会留意到Game Center。


其僵化的设计未能将社交元素有机融入游戏核心体验,迫使开发者若想构建游戏内社交功能,只能自行集成第三方SDK或从头开发好友系统。这直接造成了一个恶性后果:每一款游戏都沦为一座信息孤岛。


玩家在A游戏中的好友与社群无法延续到B游戏,这不仅带来了繁琐的重复操作,更彻底阻断了跨游戏的社区文化形成与用户关系的沉淀,使得开发者每次发布新作都近乎从零开始,无法有效利用以往积累的社群资产。


反观V社旗下的Steam就把社区和游戏市场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只要两个玩家互为Steam平台的好友,就可以直接联机游玩不同游戏,并且还有聊天、观看直播等交互功能。


可见,在Apple Games登场前,iOS游戏生态正深陷一个由分发瓶颈、盈利压力与社交割裂共同构成的系统性困局。


一个高度中心化的渠道,与开发者对多元化曝光、可持续利润及深度用户连接的迫切需求之间,已产生了难以弥合的鸿沟。其底层土壤正因为缺乏一个统一、开放且富有活力的社交互动层而日渐板结,一场深刻的生态变革已是势在必行。


这片土壤的贫瘠,恰恰为Apple Games的破土而出预备了最充分的条件。


03
发行逻辑大转向,
出海游戏有了新机遇

实际上,Apple Games的登场,远不止是增加了一个新的应用入口,它代表着一套全新的规则、工具与流量逻辑。为开发者,尤其是寻求品牌出海与持续增长的团队,开辟了一片充满可能性的战略新疆域。


不过,要在这片新土壤中扎根生长,开发者需要从过去的思维定式中跳脱出来,在发行、运营、变现乃至品牌建设上,进行一场全面而深入的革新。


这场变革的起点,在于游戏发行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传统的App Store发行,核心是位置的争夺,也就是去做榜单排名、关键词搜索、编辑推荐位。而Apple Games引入的个性化推荐系统,将重心从人找游戏扭转为游戏找人。这意味着,游戏的曝光不再仅仅依赖于下载量的数据,而是与玩家的游戏内活跃度、社交互动频率紧密挂钩。


因此,开发者需要将优化重心,从单纯的外部ASO,延伸到游戏内部的社交生态建设,通过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成就目标和竞技性排行榜,激励玩家产生更多的互动行为,从而撬动系统算法的自然推荐,实现更精准、成本更低的用户获取。



而“App内活动”功能则彻底改变了内容更新的发行节奏。App Games为每个游戏单独准备了页面,这允许开发者可以将新关卡上线、赛季开启、节日庆典等任何时效性内容,包装成一个独立的、可营销的“事件”。


这些活动拥有独立的图文和视频展示页面,并能通过深度链接直接引导玩家进入游戏内的特定场景。这使每一次版本更新,从过去仅体现在更新日志里的静态说明,升级为一场可以提前预热、集中曝光、并直接引导参与的动态营销活动。得以持续制造话题热点,保持游戏的新鲜感,并高效召回沉寂用户。


这种以活动和社交为核心的发行策略,自然将开发者引向了运营模式的深层变革。当游戏通过挑战和成就与玩家持续互动时,运营的范畴便从单一的游戏内部,扩展至整个Apple Games生态。


对厂商而言,可以去设计多元化的成就体系,既可以通过一些难度成就通过玩家的好胜心拉游戏时长,比如在《只狼:影逝二度》中,需要击败难度BOSS苇名一心后才可解锁成就“剑圣 苇名一心”(游戏发行七年来,仅有三成玩家获此成就);也可以设置一些探索类或是竞技类的成就系统,总而言之都是为了提高玩家的游戏体验与游戏时长。


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整合Game Center的社交图谱,玩家的成就与挑战进度会自然分享给好友,形成一个基于真实关系的自发传播网络,从而提升用户粘性与社区凝聚力。



用户参与度和粘性的提升,直接为广告与变现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对于依赖广告变现的游戏,更频繁的打开与更长的在线时长意味着更多的广告展示机会。同时,苹果将“Apple Search Ads”升级为“Apple Ads”并调整广告版位,例如Today标签中更突出的广告展示,要求开发者及时更新素材并利用自定义产品页进行精准投放,以抓住这波流量红利。


对于Apple Arcade的订阅游戏,它们在Apple Games中获得了专属且显眼的展示位置,能更有效地吸引订阅用户。而非Arcade的开发者,则可以探索新的混合变现模式,例如设计一个免费的、具有强社交传播属性的挑战活动吸引大量玩家参与,再在活动中巧妙植入激励视频广告或引导至内购项目,实现流量的高效转化。


最终,这一系列围绕发行、运营与变现的持续努力,将汇聚成开发者最宝贵的资产:品牌价值。


在Apple Games这个中心化平台上,开发者得以超越单个游戏的运营,通过持续推出高质量的游戏、举办有创意的社区活动、与玩家保持积极互动,来系统性地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一个以硬核策略见长的厂商,可以通过举办高水平的官方排名赛来强化专业标签;一个以艺术风格著称的工作室,则可以在其页面和活动中极致展现美学追求。


当玩家反复在推荐流和活动中看到并认可某个开发者的名字及其内容风格时,信任感便随之建立。这种品牌效应将超越单一游戏的生命周期,为未来的新作积累下宝贵的用户认知与市场期待,形成强大的长期竞争优势。


04
结语

Apple Games的推出,是苹果对自身游戏生态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重构。它通过中心化、社交化和智能化的方式,试图解决困扰开发者多年的发现难、获客贵、社交弱等核心痛点,为整个市场,尤其是富有创意但预算有限的中小开发者,带来了更公平的曝光机会和更低的用户获取门槛。


然而,这份机遇也伴随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态要求开发者具备更强的社交玩法设计能力、持续的内容更新运营能力以及整合营销思维。成功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产品本身的品质,更取决于开发者能否深度理解并灵活运用Apple Games所提供的全套工具,与玩家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Morketing原创发布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