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疫情带来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让早已进入高速发展与变革时期的大健康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养生浪潮,健康行业面对主要消费群体的改变,传统的营销策略,就不免显得古板、脱节——如何抓住疫情后市场,实现营销升级,精准捕获“前浪”和“后浪”的健康刚需?
疫情带来了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让早已进入高速发展与变革时期的大健康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加入养生浪潮,健康行业面对主要消费群体的改变,传统的营销策略,就不免显得古板、脱节——如何抓住疫情后市场,实现营销升级,精准捕获“前浪”和“后浪”的健康刚需?
截止至2017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为6.2万亿元。初步测算至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4.09万亿元。而全球疫情更加催化了这一进程。国民在个人健康防护上的消费新习惯逐渐养成,健康防护用品的消费将持续作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硬通货”。宅经济下的消费行为,也值得品牌关注:健康食品、健身器械、健康家电等家庭型消费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家庭日用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功能。不受场地限制的健身器材、与健康生活相关的小家电产品等,展现出了较强的增长势头。年轻化、快消化、生活化、颜值化、家居化、家用化、智能化等几大趋势逐渐显现。
近年来,新生儿死亡率逐年降低,人均期望寿命不断延长。但受慢性病等因素的影响,国民的健康状况并未跟上。有更多人长期生活在亚健康的身体状况下。96%的公众表示,自己存在健康困扰。在这么多问题当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皮肤状态不好、焦虑抑郁、睡眠不好。
做健康营销,品牌普遍面临两大困局:
1.知识壁垒难攻克,沟通成障碍:
在健康行业当中充斥着大量医学术语和专业知识,也就意味着会有复杂、枯燥、艰涩的行业内容,消费者往往需要花费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去了解一个产品,这个壁垒成为了品牌和消费者沟通的巨大障碍。
2.广告法规复杂,“有趣”太难:
同时,广告法规对医药品牌等特殊品类的传播有严格的条例和限制,宣传策划人员不得不在繁琐的规则中找到有趣好玩的思路,难上加难。
⾯对困境,健康⾏业营销应该如何破圈,⾛入⼤众视野?
90后:健康⾃评分数最低,朋克养⽣践⾏者
关键词:重视科普。90 后更愿意了解正确的健康知识,对于辟谣类内容更为偏爱,他们对于健康思想的接受、健康知识的渴求和健康要求都相对较高;
关键话题:睡眠、心理健康、脱发、朋克养生……
营销风格:摆脱陈旧的医疗营销,二次元、跨界、条漫、脑洞周边等年轻化营销玩法,会更适合90后。
↑keep x 摩登天空:Keep 和摩登天空联合举办了一场“运动健身 + ⾳乐现场“的沉浸式体验活动,打入音乐圈层,揽获“天生不安分”的活力一代。
80后:健康消费主力军,更关心家庭健康
关键词:硬核产品。以家庭装等概念为主的产品更受80后欢迎,该群体更注重性价比、品质等;促销活动是其购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话题:家庭用药安全、饮食营养知识、身体健康/锻炼、母婴育儿、心理健康
营销风格:注重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交流。80后的生活压力最大,其情感需求也更高,营销风格更偏好温情、关爱等系列,精准洞察是捕获该群体的关键。
↑ 京东健康致敬坚守的村医,通过贺岁微电影《长健的年》聚焦中国村医群体,⽤用村医「长健」的故事,致敬中国 138 万村医⽆悔的坚守。
70前后:关注慢性疾病,体检频次最高
关键词:营销渠道。老年人更愿意相信好友群以及新闻APP等信息来源渠道,对于其他查找不便或真假难定的信源,他们信任度会偏低。70后关键话题:睡眠不好、肠胃不好、骨质关节问题、焦虑/抑郁、皮肤状态;70前关键话题:骨质关节问题、睡眠不好、血压血糖血脂偏高、肠胃不好、担心换癌;营销风格:恰当利用老年圈层KOL;老年群体中的重度互联网使用者,在互联网交际圈影响力、活跃程度及分享意愿方面,都远高于普通老人,尤其热衷分享健康类资讯及产品。
↑丁香医生疫情实时动态地图总访问量超38亿次,疫情期间累计产出健康类科普内容3600余篇,总阅读量近40亿人次。
来自投稿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