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流量”艺人爆红的速度始终赶不上他们“积压剧”过时的速度
2020年疫情的突然到来,让近两年本就遭遇“影视寒冬”的文娱产业更是雪上加霜。
受疫情影响,全国影院尽数关闭,电影市场已基本处于停摆状态。但电视剧市场却因受众的居家属性明显而迎来短暂“繁荣”:一季度央视和各大卫视收视率大涨,黄金档收视率破1的剧集共计15部,同比远超2019年。

“供不应求”的电视剧市场更是让多部“积压剧”迎来去库存的转机,其中不乏有近期通过新剧才爆红不久的演员的“积压剧”,宋威龙的《彼岸花》和任嘉伦的《秋蝉》等都属于这个情况。
当红艺人的“积压剧”得以重见天日,于出品方和平台而言,是为了收割流量和热度而进行的顺势统筹,但一部剧久拖而未播,再播出时的效果也不完全能由演员定调,观众的审美变化、观剧热情也是有差异的,即使是“流量”艺人,也未必带得动“积压剧”。
供需关系变化+新“流量”加持,
“积压剧”也有春天
造成一部剧积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是因为剧集自身质量不过关而造成的售卖和平台排期困难,也有可能是拍摄完成后因为政策原因而不过审,更多则是因为供需关系不平等而造成的。
特别是在2010年之后,过多的热钱和资本涌入影视剧市场,剧集产量井喷、市场供过于求已是常态。因此在近十年,电视剧市场产量过于饱和,大量剧集都是拍完就没了下文。
直到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影视剧市场制作的步伐,也改变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平衡。

1月31日,中广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与演员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新冠疫情期间停止影视剧拍摄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指出,在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影视制片公司、影视剧组及影视演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暂停影视剧拍摄工作。

通知下达后,全国电视剧市场开始了至少为期2个月的原地停摆。这也意味着,今年的电视剧产量相比2019年将至少减少30%。同时,2020年一季度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有38部共1546集,对比2019年一季度的42部1809集,也同比减少15%。
由此可见,由于影视剧生产能力的下降、发行和备案剧集的减少、供需关系的变化,“积压剧”或将在今年迎来转机。
事实也恰好印证了这一点,据娱大统计,2020年至今,各卫视和视频平台已上线“积压剧”超16部,这个数目远超历年同期数据。

这其中也不乏有年初因为热播剧《锦衣之下》和《下一站是幸福》而再度蹿红的任嘉伦和宋威龙主演的“积压剧”《秋蝉》和《彼岸花》。

《下一站是幸福》播出时,宋威龙连续4周登上德塔文热播剧景气指数第一的位置,曝光大幅增加;任嘉伦也凭借《锦衣之下》连续21天蝉联Vlinkage艺人新媒体指数演员榜首,热度一时无人能及。或许卫视和平台也恰好看中了二人此时的话题度和流量,想要持续锁定热度,因此《秋蝉》和《彼岸花》这两部积压了2年多时间的剧集,得以在近期“重见天日”。但这两部剧的播出效果远不如二人的前作吃香。
“流量”失灵?
“积压”播放效果仍取决于剧集质量
因为剧集主演在短时间内蹿红,其“积压剧”得以顺利播出的例子并不在少数,但最终播出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
随着邓伦在2018年因仙侠剧《香蜜沉沉烬如霜》走红,其2015年参演的《封神演义》得以在2019年播出。但却因为剧情魔改神话、造型色彩艳俗等原因,收获了大量负面评价,豆瓣评分仅有3.2。

因奇幻剧《镇魂》而光速走红的朱一龙,其多年前参演的“压箱底剧”《天网行动》(2012年出品)也趁热在同视频网站播出,但该剧直到落幕也都悄无声息。
同理还有蔡徐坤的《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李现的《剑王朝》和郭京飞的《暗黑者3》等剧,也都因剧集自身剪辑混乱、情节注水等问题而未能凭借新晋“流量”而爆火。由此可见,如果一部“积压剧”自身质量不过关,即使因为有人气演员而得以播出,也很难带动热度。
通常一部剧从杀青到播出,中间都会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做后期、谈销售、安排档期,这都属于正常情况。但剧集若因为自身质量问题、审核问题、艺人问题、排期问题等造成积压,之后播出的希望就很渺茫。
虽然部分“积压剧”能够凭借主演爆红而迎来去库存的转机,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会完全包容。剧集好看与否才是是受众选择观看与否的唯一原则,作品本身的缺陷并不会随着时间的积压、主演的爆红而改变。
结语
虽然近几年电视剧市场“供大于求”的供需关系因为年初疫情的突至而发生了改变,“积压剧”也迎来了一次库存的好时机。然而,剧方和平台方想要凭借新晋“流量”艺人去带动其以往“积压剧”、迎合粉丝的做法,却并未达到预期,剧集播出效果也大多不尽如人意。
因为“流量”艺人爆红的速度始终赶不上他们“积压剧”过时的速度。一方面,再好的剧集也经不住话题的过时和受众口味的变化;另一方面,剧集自身质量不过关,即使有顶级“流量”加盟,也难挽救败局。
本文由Morketing原创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