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移动广告正在成为互联网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根据IAB刚刚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90亿
移动广告正在成为互联网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根据IAB刚刚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球移动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90亿美元,而亚洲是全球第二大广告市场。
就在本月,腾讯的市值首次突破2万亿,成为亚洲最值钱的公司。从第二季度财报上看,腾讯的几大核心收入都在高速增长,广告业务增速超过80%。对于腾讯来说,广告已经成为游戏之外最重要的盈利方式。
但腾讯自己也知道,广告业的生态效应非常明显,流量方,平台、广告主以及最后的消费者都对流量商业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周,腾讯新一届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福州开幕,在这里腾讯集团副总裁林璟骅、腾讯社交广告总经理罗征阐释了在“开放分享”的主题之下,腾讯广告联盟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规划。
流量跑得又快又远,靠什么
2013年,腾讯广告联盟成立,在林璟骅看来这是业界最与众不同的联盟之一。一方面,腾讯推行着几乎业界力度最大的分成计划,另一方面,他强调要做一个坚持服务app 为主的移动联盟。过去的几年毫无疑问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用户在app上的使用市场超过PC网站近20倍,仅在腾讯应用宝中,安卓app的下载次数就突破了10亿。
腾讯集团副总裁 林璟骅
腾讯充分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井喷式爆发,以及为其带来的红利。但也更早的意识到了“流量经济”必然会走入“持久战”的阶段。曾有媒体报道中国的流量环境日益昂贵,其影响波及了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者、流量方和消费者等方方面面。
“流量主的流量变现之路,能跑多快取决于变现效率,能跑多远则取决于是否重视用户体验”,林璟骅希望腾讯广告联盟能从两个角度:效率和体验,在流量经济的下半场中觅得先机。
效率上,腾讯首先要打造更为丰富的广告主生态,过去一年时间,腾讯广告联盟的广告主数量增长了500%,这一成绩的背后主要源自3方面的努力:第一,腾讯对于Top广告主有更深入的服务,他们联合了67个不同级别和类型的代理商,来支持广告主的不同投放和运营需求;第二,腾讯与京东、58同城、新美大、融360等平台合作,引入垂直行业广告主;最后,腾讯也在不断打磨、拓展、完善自身的代理商体系、直销体系、自助投放的体系。就在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朋友圈本地广告正式上线,开始提供基于本地LBS服务的广告。
效率的第二点则是在数据产品方面。林璟骅认为只有对用户有了足够深的洞察,才能让流量跑得更快,在这一点上,腾讯与行业其他联盟的最大不同在于可以跨屏跨设备追踪,完善的帐号体系,让其可以精准识别90%以上的app用户。
更重要的是当识别完一个用户之后,腾讯的第一方数据,如QQ、微信、浏览器、新闻类APP能够依照场景给到最为丰富的用户画像。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场景,每一个APP都是给用户一个独特价值的点。”
而当流量变现效率足够快之后,林璟骅更要考虑如何让流量变现能够做的持久,跑得更远。
因此,目光必须重新回到广告的受众——消费者身上。林璟骅称,保障用户体验是让变现之路越走越远的最好方式,而提升用户体验的基础是懂用户。他认为腾讯对用户体验的重视,来自于公司的DNA,正如腾讯人常说的:“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那究竟怎样才能让移动广告的体验更好,林璟骅与大多数人的观点相同——原生广告,而不同之处在于,他眼中的原生广告不是表象和形式上的原生,而是真正的体验原生广告。根据他的说法,腾讯广告联盟坚持做原生广告,如今原生广告已经占到了腾讯广告联盟全部广告消耗的60%。而要做到体验原生,林璟骅认为应该在广告的投放上充分考虑到数据、算法、排序以及对用户本身的理解。提供价值,而不是干扰。
做“最懂用户的联盟”正是腾讯广告联盟的目标。
生态之势尽显,原生视频成关键
从2013年7月成立,至2016年6月,腾讯广告联盟的日均流量规模突破15亿。
这一数字的背后意味着腾讯已经构建起一个巨大的广告生态圈,如何维护好这个生态系统,也是腾讯在思考的地方。
广告主和流量主是生态中最重要的两头,过去一对一的直购模式,在腾讯社交广告总经理罗征看来已经落后于时代。在不同的场景上,用户需求不同,千篇一律的粗暴投放极易让消费者疲劳。正如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必须多样化一样,移动广告同样需要更多样化的合作,才能发展起来。
腾讯社交广告总经理 罗征
在具体的合作上,罗征阐述了腾讯做的三件事:首要是聚拢流量,包括工具、游戏、影音、阅读、生活在内的头部App流量占比已经达到75%;数据上,除了腾讯的第一方,腾讯在大力推进与京东、58同城的合作,导入垂直行业的数据资源;最后在广告主方面,不光拉动效果广告主,品牌也成为腾讯主攻的对象。
除了生态,罗征还罗列了腾讯在产品上的几大优势:
1、跨屏的优质数据,多维度的覆盖
2、数据支撑下,更高的广告变现效率
3、oCPA智能优化,提升投放效能
4、支持丰富的广告展现形式
但相比之下,最让人关注的是在9月刚刚升级上线的原生视频广告。在国内网络环境日趋优化的形势下,轻视频应用、直播、甚至是工具类、新闻类app都在涉足视频内容。用户已经充分养成了在移动端观看视频节目的习惯。
国外的Snapchat、Twitter和Facebook已经在视频上推出了众多产品。垂直视频,360度视频已经在海外市场得到了验证,同样的视频广告产品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腾讯重新推出升级版的原生视频广告也顺理成章。但和国外媒体一样,“体验”是视频类广告最关键的问题,不能有差池。因此腾讯实行了近乎苛刻的品牌安全和体验保护规定:首先要对素材审核及分级,保证质量与品牌安全,随后进行一次过滤,包括关键词、行业和app,最后是二次审核过滤,广告调性和场景不匹配的创意将不再被展示。
在内容和体验上的严防死守,应征了腾讯在用户体验上的极致追求,同时也向品牌广告主传递着信号:品牌安全,高质量创意以及场景化的展现,正是他们所追求的核心目标。
总结
回到这次“开放分享”的大会主旨上,腾讯在广告业务上正不断尝试,让更多的行业参与者应用腾讯的广告能力,透过微信和QQ两大平台,广告主、流量方、开发者和用户都能从移动广告中受益。在分享经济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流量经济的承载着,腾讯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前辈的“开放分享”之路。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