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股东方力量正在崛起。
伴随着00后的长大,中国年轻消费群体产生的显著变化是什么?
在新的消费洞察中,90、00后是生活在国富民强的一代,他们越来越拥有民族的文化自信,不再视国潮国风为老气、传统的符号,而是一种国际的文化浪潮、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甚至是自我的自信表达。
在这种大趋势下,国货品牌结合国潮国风成功逆袭的案例频频发生。除了为人乐道的李宁之外,其实还有众多传统老字号品牌,也在开始了新的尝试,并赢得了非凡的成绩。
李宁×人民日报
今年5月,“国潮大佬”李宁联合“严肃正经”的人民日报推出一系列潮流单品,包括了连帽衫和T恤等多种产品。戏剧性的是,三十年前《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向广大读者征集李宁商标设计的消息;三十年后,中国李宁把《人民日报》印在了衣服上。
产品照片曝光后,便迅速抢占热门,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有人戏称其为“老干部潮服”。显然,这次官媒大佬和运动潮牌的跨界联名,服装的款式超出很多网友的预期。在设计上,双方用了各自的经典元素——Logo、报纸文字等,将自己的特色风格展示了出来。
作为一个拥有70年历史的文化符号,人民日报也陪伴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历程,成为中国报业权威的典型象征。但是,在近年来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日渐式微,报纸更是首当其冲。
如何让党媒与青年一代走得更近,人民日报也在不断探索。从传播方式的改变到如今的“跨界”合作,要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就要研究年轻人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
李宁与人民日报“跨界合作”也证明了这一点:让人们通过很“潮”的创意直接触摸到党媒蕴藏的底蕴,是作为党媒代表的一种新的积极探索。
而作为中国最早的运动服装品牌,“李宁”已走过了29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由高速发展到品牌危机,再到品牌颠覆的曲折发展路线。“李宁”作为最能代表中国的运动服装品牌,实现了由传统形象到网红潮牌的华丽蜕变。
太平鸟×天猫国潮行动
2019年2月13日,时隔一年后,「天猫国潮行动」再次携手太平鸟,登上了美国纽约时装周这个时尚主舞台。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是双方带来的一场青年共创时尚大秀。
秀场上,太平鸟将家喻户晓的“芝麻街”重新诠释。趣味嫁接让看秀过程极度舒适,摒弃了以往IP印花上身的设计思路,真正回归了IP的初衷和本源。同时,融入书法家陈启元书写的汉字“青年”,激活“中国符号”,将东方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国际时尚语境,用服装主体做承载、用视觉感知去传达,展示国潮魅力,成为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视觉焦点。
继去年首秀向80/90后示好后,此次太平鸟继续瞄准青年群体,以“太平青年,大有可为”为理念,用开放的心态,实现创意共创。
在秀场之外,天猫则以另一种跨界设计的方式,把云南白药、老干妈、双妹、颐和园、涵养泉、Onecup 这 6个国货品牌汇集到了一间国潮厂牌店内,来展示它们眼里所理解的新一代东方美学。
哈 啤
哈尔滨啤酒也在纽约时装周期间出现了,而且很“哈啤”。纽约当地时间2月9日,哈尔滨啤酒和美国潮牌Pony一起办了场跨界时装秀,这场秀融合书法、京剧、武术、舞狮等中国元素。不过,与其说这是一场服装新品发布会,不如说是一次大型啤酒品牌营销活动。
秀场所展示的服装数量不多,几乎都覆盖着“哈”、“国潮哈啤”、“一起哈啤(谐音:一起Happy)”、“Happy Together(一起快乐)”等品牌指示性极强的印花。前排观赏的明星艺人们也举着写有“一起哈啤”的扇子拍照。
跨界对于哈尔滨啤酒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通过跨界艺术为产品带入国墨元素,跨界时尚潮流走进纽约时装周,跨界潮牌打造具有街头艺术元素的爆款潮流。哈尔滨啤酒期望通过这样多元的方式,将中华国粹与西方街头艺术完美融合,应用于秀场和生活,使之成为国风新潮。
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关注。“国潮”这个概念也已经火了好几年,因为它体现了品牌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又不忘贴近年轻一代喜好的形象。那么,什么样的国潮才会夺得欢心呢?
首先,是出色的设计。
如今的消费者见多识广,审美水平和以前不能同日而语,对于产品的设计有更多的诉求。
国潮设计的核心,要以本土设计师的个人风格为基础,帮助表达消费者的个性。同时,中国文化是一座大宝库,传统元素作为国潮的主要设计语言之一,值得国潮品牌深入挖掘。
然后,是合理的价格。
如今的消费者对于价格,虽然不至于敏感,但内心也有一杆秤,更加追求的是产品的性价比。
国潮的定位,应该在中端附近。如果过低,体现不出设计的溢价,如果过高,要面临高价品牌的竞争和牵制。合理的定价,才有助于消费者接受,以及之后的传播。
实际上,国潮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的节点,国潮品牌要想真正脱颖而出,还需要进一步树立品牌文化、设计潮流款式、引爆跨界营销,多方位讲一个全新的品牌故事。
如此,国潮的未来,将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原创自摩邑诚,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