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Morketing·每日监测
一、品牌
白云山:旗下王老吉与王者荣耀跨界合作
华为智选车接连成单
根据互联网消息,华为智选车已经在行业里大范围铺开,其在金康新能源之外,已经相继与奇瑞汽车、江淮汽车,以及极狐汽车等敲定智选车业务合作。其中,与奇瑞汽车至少有两款车型的合作,与江淮汽车也有至少一款车的合作。而在和极狐汽车合作HI方案之外,也同样会有一款智选车的合作。
Forever 21和芭比推出夏季系列,可在元宇宙中使用
Forever 21 与美泰的芭比娃娃合作推出限量版芭比娃娃 2022 夏季系列,包括服装、泳装、睡衣、配饰、化妆品和芭比梦幻屋风格的家居装饰。该系列将在 Roblox 上的网上、商店和 Forever 21 Shop City 发售。Forever 21 聘请了一家 web3 时装设计、游戏开发和零售公司 Virtual Brand Group,在 Roblox 中建立了自己的形象。(MarketingDive)
二、互联网企业
国家网信办:应用程序提供者不得通过机器或者人工刷榜、刷量、控评等方式诱导用户下载
国家网信办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施行。《规定》提到,应用程序提供者不得通过虚假宣传、捆绑下载等行为,通过机器或者人工刷榜、刷量、控评等方式,或者利用违法和不良信息诱导用户下载。
国家网信办修订《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施行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6月14日发布新修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新《规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新《规定》要求,应用程序提供者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等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消息称亚马逊将分享市场数据并为竞争对手引流:避免欧盟反垄断罚单
三、广告案例
方太×中国航天:厨房想上天,分为几步?
5月30日,方太在微博微信端首发“全民云点火,伴飞神十四”互动H5。
这次父亲节,麦当劳的广告为何有些“低调”?
四、营销趋势
百度X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消费者们的环保意识也显著提升
《百度X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于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打标“老字号”的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94%,其中95后年轻人群成交额同比增长达141%;“未病先预防”正在成为主流健康理念,基因检测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重疾早筛成交额同比增长56倍、HPV疫苗类目成交额环比增长9倍;消费者们的环保意识也显著提升,近30天“低碳生活”搜索需求同比增长61%,打标“节能” “有机”的商品种类同比增长分别达22%和39%。
2021年全球laaS市场规模达909亿美元 同比增长41.4%
根据 Gartner的数据,2021年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增长41.4%,达到909亿美元,高于2020年的643亿美元。亚马逊在2021年保持第一的位置,其次是微软、阿里巴巴、谷歌和华为。
2021年,排名前五的IaaS提供商占80%以上的市场份额。亚马逊继续引领全球 IaaS 市场,2021年收入为354亿美元,市场份额为38.9%。
微软以21.1%的份额和高于市场的增长率位居第二,2021年收入超过190亿美元。由于许多企业已经依赖微软的企业软件和服务,Azure 已准备好在几乎所有行业垂直市场抓住机会。
五、海外营销
自 2009 年以来,IAB、MRC 发布首个游戏内广告衡量新标准
The ad industry’s efforts to create universal measurement standards for gaming environments just took a major leap forward.
Tuesday, the IAB,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AB Tech Lab and the Media Rating Council (MRC), released its first update to in-game ad measurement standards since 2009.
The new standards reexamine the metrics for counting a valid in-game ad impression and add criteria for measuring ad placements in 3D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They also align in-game measurement with display and video standards, for more consistent cross-channel measurement.
Lockr 推出 API 以帮助发布者根除 Burner 电子邮件并验证真实电子邮件
Show me a digital publisher, and I’ll show you a team of people busily doing their best to collect first-party data before the clock runs out on third-party cookies.
But, depending on the site, roughly 5% of the emails publishers collect from their readers – fine, call it zero-party data, if you must – are generated by machines.
Meaning that around 5% of the average email list is “worse than useless,” said Keith Petri, CEO and founder of lockr, a startup that’s part single sign-on (SSO) solution, part email verification and identity matching tool and part consumer-facing inbox management dashboard.
Machine-generated emails are those random alphanumeric burner emails that get spat out by Apple’s Hide My Email, Firefox Relay or any number of smaller companies whose main purpose is to create disposable addresses for people who don’t want to share their real one. (It doesn’t count people who devise their own dummy addresses.)
信息来源于网络
已有0人收藏
+1已有0人点赞
+1转发
发表评论
请先注册/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