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每日监测

Morketing·每日监测10.22:罗马仕股权被冻结;胖东来要开收费“企业课”;Netflix三季度广告收入创新高

Harper Chen  · 2025-10-22 09:48

【摘要】 每日营销资讯

一、品牌


胖东来宣布设立开放日:面向企业级学习参访开放,收费标准2万元/人


10月20日,胖东来商贸集团宣布设立开放日,自2025年11月1日起,每月10日、20日面向企业级学习参访开放,收费标准2万元/人。胖东来方面表示,“为了让外界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胖东来,我们设立‘胖东来开放日’,给大家提供进入企业内部参观的渠道。”


罗马仕彻底凉了?16.7万件充电宝召回,2500万股权被冻结


10 月 21 日消息,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江门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该公司所持江门惠比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0 万人民币股权被广东省东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冻结、2313.15405 万人民币股权被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法院冻结。此外,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江门罗马仕科技公司 175.88 万人民币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冻结。


泡泡玛特三季度收益增超245%


10月21日,泡泡玛特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至250%,其中海外收益增长365%至370%,美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实现1265%至1270%的爆发式增长。尽管业绩亮眼,因泡泡玛特增速较上半年放缓引发投资者担忧,其港股当日大跌8.1%。分析师指出,Labubu系列虽持续热销,但市场对消费热潮可持续性存疑。


瑞幸已为毛绒挂件周边产品申请著作权


36氪获悉,近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瑞幸咖啡近期推出的新款“冰美式手机壳”,引发不少关注。爱企查App显示,瑞幸咖啡(中国)有限公司已申请注册“橙C美式”“银河气泡美式”“柠C美式”等美式咖啡相关商标,国际分类为餐饮住宿,目前上述商标部分已注册成功。此外,该公司已为“瑞幸水果系列毛绒挂件”周边申请作品著作权,国际分类为美术。


阿迪达斯上调全年业绩指引,营业利润预计将升至20亿欧元


当地时间10月21日,阿迪达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初步业绩报告:剔除汇率影响,阿迪达斯品牌营收同比增长12%;尽管面临不利汇率波动和关税上涨影响,公司毛利率仍提升0.5个百分点至51.8%;营业利润升至7.36亿欧元,上年同期为5.98亿欧元,营业利润率达到11.1%。此外,阿迪达斯上调2025全年业绩指引,全年营业利润预计将提升至约20亿欧元水平,此前预期为17亿至18亿欧元区间。


报告:追觅洗地机在全球多个主要市场稳居市占率第一阵营


日前,调研机构沙利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追觅洗地机在全球多个主要市场稳居市占率第一阵营。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5年9月,追觅洗地机相关专利申请量已达908件,稳居全球行业首位。此外,追觅已在欧洲、美洲、亚洲多地开设旗舰体验店,为客户提供沉浸式体验。


二、互联网


天猫双11购物金充值已修复,消费者所有充值安全到账


10月21日下午消息,10月20日天猫双11开启现货开卖,有消费者反馈,天猫店铺购物金短暂出现少部分用户充值到账未显示问题。据了解,天猫双11晚20点开售后,充值购物用户数在数分钟内冲上近千万,触发系统故障。故障于22点前修复,所有到账资金已正确显示,完全不影响消费者后续使用及资金安全。


菜鸟裹裹双11迎升级:国际寄件直达60国、商家急单2小时上门


今年双11,菜鸟裹裹宣布 “全球寄”与“商家寄件”服务全面升级,在价格、时效、覆盖范围及用户体验等维度实现突破。具体包括如大幅拓展国际寄件线路、商家寄件推出“2小时上门发货”、加码寄件补贴等举措。


飞书宣布加入备战双11,AI赋能电商成运营重点


10月21日午间消息,近日,飞书多个工区挂出“飞书AI军 备战双11”标语,据飞书相关人士表示,赋能客户备战双11已成为飞书近期运营重点,并将加快在品牌电商、MCN 领域的市场渗透和服务效果提升。据不完全统计,飞书正在为大量头部客户提供服务,这些品牌均在双11电商季有重点布局,如珀莱雅、蕉内、babycare、亚朵星球等。


丰巢IPO因何停滞?知情人士:对赌存在分歧,投资人起诉


智能快递柜网络运营商丰巢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徐育斌离任的消息,将已经停滞半年多的丰巢IPO事项,再次拉回公众视野。丰巢去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因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补充文件,其招股书于2025年2月失效。此后,丰巢方面一直未更新招股说明书。有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丰巢IPO进程停滞,或与投资人提起诉讼有关。作为投资人之一的亚投资本,在回购事宜上与丰巢存在分歧,双方经过多轮沟通未达成共识。亚投资本在香港提起诉讼,从而影响到IPO进程。


OpenAI设立秘密项目,训练AI接手初级银行家的繁琐工作


OpenAI正在借助超过100名前投行人士,训练其人工智能如何构建财务模型,试图取代整个行业中由初级银行家耗时耗力才能完成的琐碎繁杂工作。文件显示,该团队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的前员工,隶属于OpenAI内部一个代号为“水星”的保密项目。一位知情人士称,参与者薪酬每小时150美元,负责编写提示并为包括重组、首次公开募股在内的各类交易构建财务模型。OpenAI还向参与者提供提前使用其正在打造的、旨在取代投行入门级岗位任务的人工智能的权限。


QQ:第三季度累计打击账号270万个,清理处置相关违规内容15万余条


36氪获悉,腾讯QQ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QQ平台生态治理公告。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QQ累计打击账号270万个,清理处置相关违规内容15万余条,共计封禁账号及群组6千余个。QQ不断加强对未成年人用户的保护,并针对网络侵害、网络诈骗、“喷系文化”等有害内容进行重点治理,持续关注打击平台内各类违法、不良行为。


美团Keeta大量招人,在脉脉百万年薪招聘国际化人才


36氪获悉,10月20日,美团宣布软硬件服务负责人肖飞、Keeta业务负责人仇广宇新晋加入S-team(美团最高管理层)。此举被视为美团进一步提升出海业务战略权重的重要信号。据了解,Keeta是美团推出的海外业务品牌,目前已覆盖香港、巴西、沙特、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同时,美团Keeta正加大人才招聘力度,在职场平台脉脉发布大量高薪岗位,包括月薪最高9万元的数据分析师、阿联酋活动运营负责人等职位,以及年薪120万元的高级算法专家职位。


三、广告片


vivo X300系列:蒋奇明面试摄影师


vivo请到实力派青年演员蒋奇明作为X300系列手机的影像大使,希望用一支幽默有趣的TVC讲好新产品的各大卖点,生动演绎“2亿人像超清晰,旅拍何必带相机。”


与vivo X Fold5的“轻薄”不同,X300系列主打的是人像摄影,而蒋奇明恰恰长了一张“无论用什么设备拍都好看”的脸,如何让本就好看的男主角为「把人拍好看的手机」加分,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拍蒋奇明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就让蒋奇明去拍别人,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然蒋奇明拥有了如此强大的人像摄影手机,何不让他直接参加摄影师面试,应聘上岗?




四、洞察趋势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同比增长18.0%


文化和旅游部今天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数据情况。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37.89亿,同比增长15.9%;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2.09亿,同比增长25.0%。


金山办公:WPS表格系列产品国内日活设备数破亿


36氪获悉,10月21日,金山办公召开多维表格沟通会,宣布旗下WPS表格系列产品国内日活设备数已突破1亿。


IDC:上半年中国智算云基础设施市场同比增长122.4%


36氪获悉,国际数据公司 (IDC)最新发布的《中国智算云基础设施市场(AI IaaS)(2025上半年)跟踪》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AI IaaS整体市场同比增长122.4%,市场规模达到198.7亿元人民币。其中,GenAI IaaS市场同比增长219.3%,市场规模达166.8亿元人民币;Other AI IaaS市场同比缩减14.1%,市场规模达31.9亿元人民币。


浙江:到2030年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 基本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36氪获悉,《浙江省推动智能体创新应用的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到2027年,培育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体开发平台10个、高价值场景100个、智能原生产品(服务)1000项,部署推广至应用企业10000家,全面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率先实现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形成智能体全要素联动的发展模式。到2030年,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90%,打造全国“人工智能+”应用高地,基本形成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


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已超2024年全年


今年以来,在《哪吒之魔童闹海》《南京照相馆》等优秀影片带动下,国内电影市场红红火火,中国电影海外市场也取得可喜成绩。截至10月20日,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合计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海外上映国家和地区达到46个,年度海外票房收入超过百万美元的影片达到13部。其中,500万美元以上的7部,1000万美元以上的2部,5000万美元以上的1部。


五、海外营销


Netflix 宣布有史以来最好的广告销售季度,人工智能广告格式即将推出


The numbers


2X—Netflix says it doubled its upfront commitments in the latest cycle and recorded its best ad sales quarter.


17%—Revenue growth year over year in Q3, driven by membership growth, pricing adjustments, and ad revenue increases.


28%—The streamer’s operating margin. This was below its 31.5% expectation due to an expense related to an ongoing dispute with Brazilian tax authorities, which it said wouldn’t impact future results.


$45.1 billion—Netflix’s revenue expectations for 2025.


The watercooler talk


Along with the revenue increase, Netflix stated it had its “best ad sales quarter ever,” with the company reiterating previous messaging in a letter to shareholders that it had more than doubled its commitments in the U.S. upfront. The company stated that it was on track to double its ad revenue in 2025, but it did not disclose specifics of its total ad revenue.


Moving forward, the company also noted its commitment to generative AI, which it said “presents a significant opportunity” to deliver benefits to members, creators, and the business. These include improving recommendations, arming creators with tools to “achieve their visions and deliver even more impactful titles,” and utilizing AI in new ad formats. Speaking to ADWEEK in May, Amy Reinhard, Netflix’s ads president, said that AI would help bring advertisers closer to the content.


Earlier in the day, the company also announced a new partnership with Mattel and Hasbro, with both companies being named global co-master toy licensees for KPop Demon Hunters. Netflix says more opportunities are coming for the franchise in publishing, experiences, beauty, lifestyle, and food.


The key quote


“In Q4, we are using AI to test new ad formats, to generate the most relevant ad creative and placement for members, and for faster development of media plans. With these advancements, we’ll be able to test, iterate, and innovate on dozens of ad formats by 2026,” Netflix said in a letter to shareholders.

整理自互联网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