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动组件
// 滑动组件
大热点

Jimmy Hu:为什么星巴克、麦当劳等大品牌都在建客户数据平台? | 2019 Morketing对话02期

Morketing  · 2019-04-02 18:08

【摘要】 文 | Ivy近日,全球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麦当劳将向个性化营销技术公司Dynamic Yield投资逾3亿美

文 | Ivy



近日,全球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麦当劳将向个性化营销技术公司Dynamic Yield投资逾3亿美元,创下麦当劳20年来金额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正如乔布斯所说:新一代消费者,不仅期望品牌快速满足他们的需求,还期望高价值的体验。

 

高价值体验来自哪?麦当劳希望用该公司提供的新技术,从而实现餐厅可以根据天气、时间或地区偏好等因素,改变电子菜单上的商品展示方式,比如天气冷的时候多推荐咖啡,热的时候多推荐麦旋风。

 

如今,对于所有企业来讲,如何更好运营现有客户成为营销成功的关键。同时,从获取新客开始,到客户关系的维护与忠实客户的培养,整个客户周期值的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需求。

 

“玛莎拉蒂、威马汽车、MICHAEL KORS、星巴克、饿了么、华尔街英语、中国银行等,都开始注重数据技术在大营销场景中的应用,特别是CDP的搭建和使用。核心在于‘提供数据消费者洞察’和‘管理用户生命周期值’”,Morketing在对话创略科技CEO Jimmy Hu时,他透露。

 

进行整个客户周期管理的前提,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的数据体系。这样的数据体系,可以记录每一次与消费者接触的触点数据,为每一个消费者建立相应的用户画像。

 

这里提及的“数据消费者洞察”和“用户生命周期值管理”正是提供“高价值体验”关键的两点。据了解,从整个市场来讲,数据体系的重要性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在美国市场营销技术占所有营销费用的1/4。其中,CDP营销技术占比10%左右。



什么是CDP?

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使用CDP?



Morketing:前两年市场一直在说DMP,当市场还没彻底理解DMP的时候,又开始说到CDP,能否大白话解读下这两个概念的定义?

 

Jimmy Hu:DMP,是广告投放的第三方数据管理中心。在投放广告进行人群选择的过程中,很多做数字营销公司的DMP是重要的参考。


CDP则是企业的第一方数据,是企业选择的数据源,也可以说是企业各种数据源的处理中心。我个人不太喜欢用第一方数据的说法,因为在数据领域里面,“数据”就是企业自己的数据。第一方数据,第三方数据,这些其实是广告技术、广告投放话术里的词。

 

Morketing:从您接触客户这边的观察来,当下市场对对于CDP的诉求如何?


Jimmy Hu:在海外,营销技术占所有营销费用的1/4,CDP营销技术占比10%左右。但国市场和海外市场本身有着很大差异。目前,CDP在海外最多是一个工具,美国市场行业服务太细分了,并且每个环节都有专业供应商。而中国企业,更多喜欢“一站”式服务。

 

从我们接触的企业来看,一个月一两次竞标,标的肯定是百万级人民币以上的项目。有一个值得一提的现象,很多企业一上来就会提出需要CDP服务,这说明CDP市场被教育得很好,而且,企业都开始重视,并明确自己需要去做这件事情。

 

传统中国商业更多是人情社会,但是,从我们拿客户的经验来看,靠关系拿客户的情况很少,我们更多还是依靠实力和专业赢得客户,这是一种比较透明、专业、健康的市场情况。

 


近5年,营销市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Morketing:近5年,整个营销市场发生了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从您的亲历过程中,数字营销经历了哪些阶段和变化?你们对应市场趋势,进行了哪些改变?

 

Jimmy Hu:大概可以分为3个阶段。

 

2014年、2015年,我们做最初的产品设计时候,从营销行业、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最火的是“数据变现”,也就是有哪些企业拥有数据,哪些企业可以做数据变现。

 

同一时间段,程序化营销也很热门。

 

到了2016年,我们看见,营销技术开始起来了。创略是营销技术,但是大家对于营销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营销执行层面,比如一些“平台工具”。

 

我们创略的定位在于“数据及AI技术怎么在营销场景中落地并产生价值”。

 

Morketing:17、18年,整个市场更加成熟了,这两年创略产品和服务有没有进行一些迭代和更新?


Jimmy Hu:有很多。在CDP市场,我们做的事情分为三步:第一,各种数据源的数据整合;第二,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洞察;第三,数据应用,把数据洞察变成行动。


我们做了一个IQ产品,就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产品。这个产品都是星巴克这样的大型客户在用,有了数据源,在CDP的帮助下,把数据源整合和应用起来,扩展数据价值。

 

Morketing:怎么扩展数据价值?


Jimmy Hu:有一些基础的洞察,把数据打通后,一般性大型企业下一步会思考如何获得更深入的东西。这些深入的洞察,是手动算不出来的,它需要一个以AI为核心的升级。

 

创略有多场景化的企业级AI。针对“客户的生命周期值管理”,每一个场景,需要的数据算法模型不一样。

 

Morketing:这些年,商业市场对于“营销”的理解是如何发展的?

 

Jimmy Hu:以前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营销,但现在整个市场对于营销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了。比如,当时很多消费者企业的营销部门,主要还是在做推广,营销理念并不发达,更多是销售驱动,他们对营销的定义就是“广告和推广”。

 

那,我们应该怎么科学的定义?市场有几种解释,我比较认可“4P”,即产品、促销、地方、价格,这里包含了各种类型的副场景,比如推广、客户体验、运营、客户服务,甚至销售和产品搭配,也包含了对消费者的洞察。

 

Morketing:所以本质上讲,你们一直沿着“数据技术在大营销场景下的应用”这条线在做的?


Jimmy Hu:是的,且一直在把这件事情做深。



企业怎么将数据技术

应用于大营销场景?



Morketing:回到“客户的生命周期值管理“,其实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这个。那么,为什么到了今天,这个开始热门起来?


Jimmy Hu:因为流量红利在下降,必须在存量客户里面去挖掘价值。另外,移动互联网发展,企业有了大量数据、技术,我们有能力做到更好运营现有客户,这比挖掘新客容易多了。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其实是从潜客开始,潜客也是新客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现阶段,客户生命周期值是可管理的,前提是,你必须要有数据体系。

 

Morketing:用AI技术做好客户生命周期值管理的关键点在哪?


Jimmy Hu:第一,数据基础。真正的、比较强的企业级CDP,都有数据平台;第二,有些CDP,其数据处理能力很强,有些数据平台数据一多就会崩掉,他们更多偏营销自动化。其中关键在于:有了数据基础,需要去抓取一个完整的、打通的数据轨迹。越往生命周期后面,数据越多,但是每个环节需要的东西不一样。从AI角度来说,不同环节,在不同小场景,需要优化的点,要用不同的模型去处理,从而让客户更容易获得价值。

 

Morketing:大多数人说数字营销,都是在说做广告、卖流量。很多企业客群基本上不接受SaaS部署,他们对数据安全的需求,跟直接部署的范式有悖,他们的选择是什么?

 

Jimmy Hu:选择私有化,本地化部署。现在很多客户慢慢往私有云走,比如中国银行。


Morketing:私有化和私有云是什么概念?

 

Jimmy Hu:企业一般选择一个云供应商,然后,我们把数据管理软件部署到他们购买的私有云上。相对私有云,就是公有云。也就是我们在后台,给企业方开一个账户,直接在云上跑,公有云一般是在服务供应商这边。

 

Morketing:为什么他们都选择本地化部署,并且挪到往私有云上?


Jimmy Hu:银行、金融客户,一开始都是本地化部署,他们连云都不上了,哪怕有私有云,他们都不上,但是现在的趋势是,他们越来越能接受私有云。云,简单一点,就是人家运营的大机房。

 

Morketing:作为主要做数据技术应用于营销服务的公司,核心考核的是技术团队吗?目前,创略技术团队情况如何?


Jimmy Hu:研发团队有100个人左右。这里要提一下,我们的软件产品已经被市场的一些头部大企业验证过。到2018年,覆盖的行业包括零售、汽车、旅游、教育、到消费金融等。

 

Morketing:这些企业一般是基于什么样的痛点来寻求服务?你们提供怎么样的价值?

Jimmy Hu:比如星巴克、沃尔玛等,他们都有自己的数据,但是没有一个好的工具和平台去管理和拓展以及深挖数据价值。

 

很多大型企业,其实都没有真正用上成熟的数据管理平台;这使得即便有的数据打通了,打通后的数据洞察也没有被很好的满足,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但是不知道怎么做能解决。


我们可以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先给企业搭建一个CDP平台,然后可以在平台的基础上,去接一个个的应用。

 

Morketing:你们的收费模式是什么?

 

Jimmy Hu:从收费模式来讲,主要分为标准化软件和定制化功能开发两大块,最近我们也在探索一些双赢的新模式。比如,我们跟春秋航空的合作,未来会探讨一定的分润激励机制,让我们把模型优化调得更好,客户也非常乐意接受。

 

要么省钱,要么帮客户挣更多钱,这也是我们的核心价值。



如何考核一家数据技术营销公司的实力?



Morketing:像星巴克这样的客户,你们竞标的时候会有很多的对手,甚至其中有规模比你们大很多的服务机构。这个时候,你们凭什么赢得客户?

 

Jimmy Hu:我想说的一点是,当竞标的时候,害怕一些比你规模大但是什么东西都做的机构,那肯定是你自己的东西做得不够好。

 

对客户来讲,他需要可能不是那么大供应商,而是更需要精准化、专业、专注的产品服务。所以,创略的优势就是专注。


Morketing:数据应用于消费者洞察、理解消费者需求差异化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大。那么,在通过数据洞察消费者过程中,存在哪些挑战?

 

Jimmy Hu: 在这个客户体验的新时代,数据和创意的结合将区分出行业的领导者和落后者。接下来,企业将专注于建立无缝连接的客户数据 ,涵盖行为、交易、财务、运营等方面 ,以获得真实的、端到端的用户画像。

 

但做好用户画像后,要做好体验,也不是那么容易。举例,企业对消费者有积分机制,其实在整个大环境下,积分机制是比较失败的产品,因为这个产品本身并没有让消费者持续感兴趣,可以说有点鸡肋。

 

没有真正的让消费者跟企业或者品牌更加有粘性的产品,价值很小。为什么价值比较小?比如,我的机票积累的积分,多一点,也只是我下一次买机票能稍微优惠点,或者升舱,这样的积分使用场景太单一。但反过来,如果积分可以流通,航空公司的积分可以用在酒店或者其他零售点,就可以达到一个生态效应。

 

生态效应可以产生一种网络效应,从而让这积分更有价值,有没有其他技术可以解决,值得我们进一步摸索。

 

Morketing:2019年的央视3·15爆出关于数据隐私和安全的问题,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Jimmy Hu:目前,我们并不太涉及到数据隐私和安全。我们的业务模型是提供数据产品服务和AI技术服务。数据获取,一般来自企业自己的数据和从其他认证过的数据。


另外,我们以前会帮助企业采购第三方认证过的数据,比如银联等,但也不做数据买卖,只是帮助客户对接而已。



创略科技的定位:

数据技术+数据科学



Morketing:现在,创略科技的一句话定位是什么?

 

Jimmy Hu:数据技术+数据科学。CDP是其中一个核心产品,但创略整体是一个数据产品套件,CDP只是套件里的一部分。


怎么理解数据技术?就是帮助客户打数字化基础;数据科学则是拓展价值的。用提供的数据产品来,进行深度数据价值挖掘。我们专注于为营销领域的中大型企业服务。

 

Morketing:你怎么看现在第三方营销公司的市场空间?

 

Jimmy Hu:数据技术公司的客户粘性很高,所以潜力很大。

 

因为广告技术供应商,替换成本很低。但是数据技术公司,生存能力更强。白话一点就是:卖数据的合作粘性不高,但是,数据洞察服务,对于企业来讲是真正提供价值的。

 

Morketing:未来你们的利润空间增长方式在哪?


Jimmy Hu:可以规模化、标准化的产品,比如数据模型,每个模型的价值都是可以量化,比如我们帮助春秋航空,把客户的转化率从1%提升到14%,这是显性的价值,把这种价值规模化和标准化。


Morketing:创略的增长,在您认为是靠什么驱动?

 

Jimmy Hu:肯定是技术驱动,结果驱动。



原创

已有0人收藏

+1

已有0人点赞

+1

发表评论

请先后参与评论

已有0

转发

入驻
机构号